心律学汤宝鹏教授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

专家简介

汤宝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新疆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委,心脏远程监测工作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心血管病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律失常专业组委员,第一届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新疆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美国心脏节律协会会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为新疆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新疆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4项。在核心期刊及SCI杂志发表论文余篇。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及心房颤动(房颤)是两种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且相互伴随。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5%,NYHAⅡ--Ⅲ级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10%--25%,NYHAⅣ级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高达50%[1]。我国的资料显示,心衰中房颤的发生率高达15-27%[2],并且伴有房颤的心衰患者预后不良,其死亡率接近无房颤心衰患者的2倍[4-5]。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以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心衰合并房颤具有确切的疗效。医学网转载请注明近年来,MUSTIC、MIRACLE、COMPANION以及CARE—HF等大型研究证实,CRT治疗不但能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全因死亡率。因此各种指南将CRT用于伴有心脏不同步的心衰患者的推荐级别由IIa类升为I类。但主要的CRT研究中均除外了AF的患者,而且房颤患者行CRT也存在着挑战:如无法保证房室同步、房颤心室率过速无法保证双室起搏比例、融合波和假性融合波导致高估心室起搏比率等。因此,相对于窦性心律患者,CRT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CARE-HF研究发现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CRT治疗组间房颤发生率没有差异,在接受CRT治疗的心衰患者,即使出现了房颤,也不影响CRT的疗效,亦能提高患者LVEF、改善症状、显著性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衰再入院率,减少新发房颤的发生。医学网转载请注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双室起搏比例是影响心衰伴房颤患者CRT疗效的重要因素。MILOS研究显示:房颤组与窦律组患者在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的终点非常接近,在房颤两个亚组中,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房室结消融能够显著提高CRT心衰患者的生存率。心衰合并房颤行CRT治疗能否逆转心衰患者的房颤节律,年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例心衰并永久性房颤患者行CRT治疗,随访4个月,部分患者可恢复窦性节律。QRS波<ms,左房内径<50mm,左室舒张末内径<60mm,行房室结消融是恢复窦性节律的预测指标。心衰和并房颤行CRT并房室结消融治疗的人群是否有必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节律,Pilot研究提示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并未带来临床终点的获益,反而增加因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导致的再入院率的增加。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年的HRS指南首次提出了房颤伴心衰患者需%起搏以提高CRT临床应答的理念。年ACCF/AHA/HRS指南也建议:对于房颤患者施行CRT需满足以下条件:左室射血分数(LVEF)≤35%、患者需要心室起搏或满足CRT植入的其他条件、房室结消融或药物治疗控制心率使心室能够保证接近%起搏,该指南更新同样也强调了房颤患者行CRT的临床获益。年的ESC指南及ESC心衰指南再次重申了%双室起搏的重要性,并针对房室结消融的适应人群进行了详细划分。医学网转载请注明根据现有的证据,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CRT治疗策略为:1、对于合并阵发性房颤(心房50mm、NYHAII-III、房颤病程短)的心衰患者可考虑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加CRT;2、对于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不佳且预期不能达到有效双室起搏(接近%)者行房室结消融术后加CRT;3、对于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预期能达到有效双室起搏(接近%)者行CRT并强化药物治疗,如术后3月双室起搏比例95%可行房室结消融;4、对于难以控制心室率的房颤患者,无论其QRS宽度多少,房室结消融后行CRT植入。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心衰和房颤作为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往往共存,其最佳治疗方法目前尚不明确。但CRT作为治疗心衰的一种有效手段,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及指南推荐。

洛阳心脏网长按指纹识别图中







































贵阳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那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zlcs/1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