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脏是一个由肌肉组成的动力系统,通过有节律的搏动与心肌收缩源源不断地将血液“泵”向全身输送氧气与养份,维系健康生命。

  这种有节律的搏动与肌肉收缩源自心脏内部有节律的电生理信号指示,具体来讲:电信号由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窦房结”发出冲动,经由左、右心房,行向下方的左、右心室。当电生理信号出现异常,即窦房结以外的部位,如左、右心房也开始发出电刺激信号,同时各个电刺激信号的频率和方向不一致,传导至左、右心室,导致心脏的搏动失去节律而发生快速紊乱,从而肌肉不再有效收缩,血液不能被正常“泵出”,而从会淤积于心脏内,特别是心房内,而可能形成栓。小的血栓如果脱落,随血流移动至脑部或全身,导致中风或重要脏器栓塞,导致严重后果。在整个过程中,心房处于快速紊乱的颤动状态,在心脏外科直视手术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因而我们形象地称之为“房颤”。

  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先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甲亢,慢性肺部疾病,过度劳累,酗酒,电解质代谢紊乱,高龄等均可导致房颤的出现。

  房颤有三大影响:心悸,中风和心功能下降。在临床中,许多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房颤发作时出现的心悸不适,活动耐量下降,或者突发肢体瘫痪,而在行进一步医学检查时发现房颤和心房血栓。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zlcs/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