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生时体重低
ARIC研究随访10.3年的结果发现,房颤患者多分布在出生时体重<2.5kg的人群。这提示生命早期的不良生长环境,可能是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
2.长期高强度运动
虽然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多项研究发现,长期高强度体育活动可能会增加房颤发生风险。凡事过犹不及。
3.心外膜脂肪沉积
心外膜脂肪沉积增加将直接影响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研究显示,心外膜脂肪和肥胖人群得房颤的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倍。
4.新三高:高BNP、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
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激活是房颤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NTproBNP是房颤发生发展主要危险因素。
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房颤的持续时间相关,且其水平与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以及左心房内径相关,进一步证实房颤的发生与心房重构相关。因此,早期筛查及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助于改善房颤预后并提高治疗效果。
5.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病患者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周围动脉疾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从而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
6.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CHS研究发现二尖瓣流入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左心房大小、以及晚期最大血流(A峰)与房颤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二尖瓣A峰速度时间积分与房颤的发生风险呈U形曲线。
7.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吃的少
有研究提示,摄入高水平的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的人有益于预防房颤。
8.P波离散度延长
P波离散度即12导联心电图中最大和最小P波时限差值,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预测阵发性房颤,它反映了心房电活动的不均质性,其延长可能反映了心房的重构。
9.踝臂指数低
房颤和血管疾病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因此,房颤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血管功能,如踝臂指数。有研究证实房颤患者踝臂指数低于非房颤患者。
来源:魏涛涛,郭雪娅.心房颤动新型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31:-.
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就是帮助他人的开始!
白癫疯医院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zlcs/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