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离子是维持心肌细胞正常电生理活动的基本离子,低血钾时心肌细胞的各种电生理特性发生异常改变,室颤阈值降低,可导致严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生命。如果此时再合并心肌缺血、坏死、心衰等状况则更为危险,钾离子即是关乎患者生命存活的生死离子。此时维持稳定而足够水平的血清钾浓度至关重要,临床医生如仅仅注重心律失常本身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而忽视钾离子在心律失常发生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将导致治疗无效,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致心律失常发生。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钾水平低于3.5mmol/L者达50%左右,其中血钾水平低于3.0mmol/L者占33%。研究还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的患者,随着血钾水平的降低,室颤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图1)。在我们以往的临床工作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1/3发生低血钾,更有因低血钾而致室速/室颤的众多报告。还应指出的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短时、快速、小幅度(0.5mmol/l)钾离子的降低(急性低血钾)即可能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对于处于严重缺血、梗死或已发生室速/室颤的危重患者,血钾水平则可能更为重要,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图1、CCU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低血钾病人室颤发生危险性显著增加(摘自:BraunwaldHeartDisease5thedition,P)1急性心肌梗死时低血钾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1急性心肌梗死时低血钾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易发生低钾血症,其涉及钾离子代谢、交换、分布、转移、排泄和丢失,其发生机制多样复杂,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图2):
图2、急性心肌梗死时低血钾发生的原因和机制2.2急性心肌梗死时低血钾的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低血钾具有下列特点:发生速度快、与梗死部位和面积相关、神经肌肉系统症状不典型、易发生急性低血钾和相对低血钾以及好发于长期应用利尿剂的患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状态下的低血钾在神经肌肉等系统的表现常常不严重也不典型。因此,在AMI/ACS状态下不能以患者的全身表现作为判定是否低血钾的依据。此外,对于AMI/ACS患者,不仅要注意患者血钾降低的幅度,还要注重血钾降低的速度--急性低血钾。患者血钾水平下降得越快,病情越危重。此类患者,即使短时间内血钾小幅度的降低—相对低血钾,也非常危险。在缺血、损伤、梗死及药物的影响下,即使血钾较原来水平轻度下降0.5-1.0mmol/L,虽未降至实验室正常低限以下,(血钾仍3.5mmol/L),其血钾下降幅度实已达20-30%以上,这种快速发生的相对低血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仍有可能促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相对低血钾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低血钾与交感风暴(反复室速风暴)交感风暴系指24小时内发生≥2~3次的室速和/或室颤,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又称“电风暴”或“室速风暴”。由于其死亡率高、处理棘手和预后恶劣,近年来倍受临床鐧界櫆椋庡挩璇㈢綉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jbzz/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