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实施四种心脏手术,60余年心脏顽疾终

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14.html

近日,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救治了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右冠脉起源异常、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患者,术中同期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右冠状动脉起源异位矫治+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为科室救治此类复杂危重的病例积累了成功经验。

慎于术前

  患者董某,男性,65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0年余,胸痛1周”于8月初收住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右冠脉起源异常、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纤颤、心房扑动”。7日晨,患者活动后突发胸闷、心悸,心电监护显示:心率为-次/分、房扑心律1:1下传。房扑本身往往不会产生症状,但由于房扑发作时,心率可成倍增加,从而引起患者低心排症状。这样的高心率,让董某感到极其胸痛难忍,在心内科周群医师会诊指导下,立即给予其70J同步直流电复律获得成功。

  董某病情急危险重,经检查发现他不仅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且患“右冠状动脉(RAC)起源异常”等。,RCA起源异常作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临床发病率极低,再加上患者病情拖延长达60年余,已出现了多种并发症,且伴发作性心律失常。董某可谓多病缠身,如果再不及时进行治疗,最终会导致心衰继而危及生命。

  心外科许锁春主任高度重视董某的病情,第一时间邀请到“国内知名心外科专家、全国十佳最美医生”张卫达教授莅临一附院进行相关指导。张卫达主任仔细阅读了董某的检查资料、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之后,组织全科讨论为其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闫炀副主任医师、李勇新主治医师、黎明主治医师、郝军军主管医师、郭峰伟住院医师为其进行积极围手术期准备,术前力求将患者的心肺功能维持在稳定的状态。同时王娟护士长积极组织病房全体护士精心术前护理,随时准备处理病人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

精于术中

  手术当日,在麻醉手术部和体外循环的保驾护航下,由张卫达主任与闫炀副主任医师密切合作,为董某成功实施了“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右冠状动脉起源异位矫治+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

  医生首先为其心脏房间隔补缺、修复心脏病变的瓣膜,并将患者异常RCA移植到主动脉根部,建立正常的冠脉灌注系统,从而消除冠脉长期缺氧状况。继而术者在患者心脏内精心设计“迷宫”手术,将心脏内无序的“电流”通过“迷宫”导向有序的方向,从而根除房扑房颤心律失常。

  “迷宫”从设计到制作均有相当高的技术难度,心外手术团队在手术中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直视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技术”,使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心律成功转窦。

勤于术后

  手术过程平稳顺利,患者术后进入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师桃副主任医师团队以及杨小红护士长带领的心外ICU护理团队对其进行24小时密切动态病情监护及生活护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董某术后第2天病情平稳,返回心外科普通病房,现已下地活动,术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心血管不良并发症。

  董某的成功救治,不仅反映了心脏外科手术医师高超的技术水平,而且又一次充分体现了心血管内、外科以及心外科手术团队密切合作和精准医疗的重要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将继续探索复杂心脏手术的成功经验,力求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相关阅读:

开拓创新精益求精

一附院开创婴幼儿先心病治疗新局面

解决心肌及各脏器保护难题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创国内首例

心血管手术台上的"精准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jbzz/18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