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第二届哈特瑞姆心脏病MDT诊疗论坛暨医院心房颤动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大会可谓“星光熠熠”,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医院黄从新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医院黄德嘉教授,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国际顾问、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心内科查咏梅教授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受邀出席,40余位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等多个省市的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核心专家齐聚一堂,大会主办方之一、河北医院医院各级领导也拨冗参与。
刘兴鹏教授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医院
李海玲院长河北医院
黄从新教授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医院
黄德嘉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心内科
一、规范临床
首倡“MIC”理念,
房颤诊疗均质化工程启动!
开幕式上,“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房颤诊疗均质化工程”正式启动,河北医院率先被授予“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房颤诊疗均质化工程的示范单位”。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房颤诊疗均质化工程”启动仪式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成立四年来,完成的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量逐年成倍上升,截止到今年6月,总累计手术例数已超过台。为了提升民众对房颤的认知,普及规范化的房颤诊疗理念,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提出了房颤诊疗的“MIC”理念,即“MDT团队诊疗+Innovationdriven创新驱动+life-longCare终身照护”理念。
河北医院率先被授予“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房颤诊疗均质化工程的示范单位”
在“MIC”理念指导下,哈医院的实践中,梳理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房颤诊疗均质化模式,“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房颤诊疗均质化工程”应运而生,旨在与哈特瑞姆的合作伙伴们一起,共同践行房颤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预防房颤爆发式增长。
此次获得示范单位授牌的河北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即河北医院心血管内二科)是京东地区最早规范开展心脏电生理诊疗的科室之一,年射频消融手术近例,手术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内完成房颤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组数最多的中心,目前是国家级房颤中心建设单位,中心主任谭琛作为代表接受授牌。
二、学术探讨
二十一世纪流行病“房颤”的规范化诊疗
“跟紧学术前沿、切实服务临床”,可以说,学术一直是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立身之本。开幕式结束后,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医院黄从新教授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查咏梅教授以主旨演讲为大会学术环节拉开序幕。
黄从新教授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医院
查咏梅教授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心内科
大会共设置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凝、房颤心室率控制、房颤导管消融、房颤外科治疗、房颤患者风险因素管理、房颤合并心衰治疗六个主题学术论坛,多位嘉宾还围绕中国房颤中心建设、MDT诊疗模式、医院文化建设等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河北医院各级领导、医院同道近人参会。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凝
房颤心室率控制
房颤导管消融
房颤外科治疗
房颤患者风险因素管理
房颤合并心衰治疗
三、学科建设
房颤中心发展新方向!
“中国房颤患者的抗凝比例不及非洲!”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医院黄从新教授在现场谈及中国房颤中心建设时表示,普及房颤规范化治疗迫在眉睫。国际期刊《Lancet》曾发布一项涉及47个国家的研究,发现中国房颤患者1年卒中发生率7%,仅次于非洲(8%);中国有服用抗凝药物指证的房颤患者中,有70%未应用抗凝药物,在47个国家中最差。
黄从新教授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医院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医院黄德嘉教授也在研讨环节中指出,老年学科和护理应是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多学科协作诊疗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他表示,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有丰富的多学科专家资源,结合燕达国际健康城的养老板块,对于诊疗防治房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起到很大作用。
黄德嘉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医院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国际顾问、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查咏梅教授则强调,“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她认为,房颤中心建设需要一个梯队,以完成房颤诊疗、病房管理、随访工作。对于如何吸引人才、让医护人员有归属感,查教授举例说:“在梅奥,我们每年都会发咨询卡,详细询问大家对院里有什么意见,比如工作量是否过多?多10%还是20%?哪些地方你觉得有需求但领导的支持还不够?”通过这些交流而非单方面的灌输,保障大家心情愉快地、积极地工作。
查咏梅教授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国际顾问、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心内科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zlcs/1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