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房颤指南(ACC/AHA/HRS)亮点介绍
年3月28日,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学院与美国心律学会联合美国胸外科学会,共同发布“年房颤患者管理指南”。新指南对旧指南和房颤治疗相关声明进行了补充和更新,主要从房颤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评估、血栓栓塞预防、心室率控制、节律控制、特定患者房颤治疗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融入了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对相关治疗策略和治疗手段的应用进行了更新。
鉴于NOAC在临床试验中的良好表现,指南将NOAC与华法林并列作为房颤卒中高危患者的抗栓治疗选择,凸显了NOAC对房颤卒中预防的重要性。新指南指出,抗栓药物选择需综合考虑临床因素,医生和患者的意愿以及医疗花费等诸多因素。对于应用华法林INR难以达标的患者,推荐NOAC抗凝(Ⅰ,C)。
新指南推荐,采用CHA2DS2-VASc积分系统进行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评估,最高积分为9分。新指南延续了年指南关于导管消融的相关推荐,指出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推荐导管消融(Ⅰ,A);对于AAD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可考虑导管消融(Ⅱa,B)。另外,新指南推荐对于症状性房颤患者,静息心室率控制于<80次/分是合理的(Ⅱa,B);对于无症状且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可采用宽松的心室率控制策略(静息心率<次/分;Ⅱb,C)。心室率控制的合理目标和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二、指南对于左心耳封堵术的推荐
年欧洲指南推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适用高危卒中风险且无法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房颤患者(Ⅱb,B)。左心耳的手术切除可能用于接受开放心脏手术的患者(Ⅱb,C)。
新指南对左心耳封堵未给出更多推荐主要认为相关证据尚不充分,以及对左心耳封堵术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担忧。但是随着ROCKET-AF、PREVAIL等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和更长时间的随访,相信左心耳封堵能在房颤栓塞预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语
新指南编写委员会主席、威斯康辛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CraigTJanuary教授指出,考虑到新研究和新药物,旧版指南需要进行更新。新指南推出了一个更精确的卒中风险计算器,并描述了何时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何时应用左心耳封堵术及何时进行导管消融,为如何管理众多房颤患者指明了方向。
从目前临床研究来看,随着左心耳封堵器械进步以及经验积累,左心耳封堵术可作为药物治疗预防房颤栓塞事件的补充之一,尤其对于服用抗凝药物有禁忌证以及高龄、高出血风险的患者,特别推荐应用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卒中。相信随着WATCHMANTM封堵器今年的上市,左心耳封堵术会被国内更多心血管医师所熟悉并接受,其适应证的扩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与您的朋友一同领略最新学术动态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jbzz/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