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内科杨杰孚
年心脏起搏与电生理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上公布了一系列全新的流行病及临床试验数据,一些全新的药物及植入器械也逐步应用于临床。
Framingham研究结果公布
年7月,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院公布了最新的Framingham心房颤动(房颤)流行病数据。对比—年以及—年数据可知,美国人群房颤发生率显著升高,其中男性房颤发病率由3.7/增加至13.4/,女性房颤发病率则由2.5/增加至8.6/。与之相反,房颤相关卒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则分别下降了75%和25%。这证明了近年来针对房颤相关卒中进行干预的有效性。
房颤抗凝治疗
(1)适应证扩展,卒中风险再降低: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律学会(HRS)发布的新版《房颤患者治疗指南》中推荐,应用新的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年发表的ORBIT-AF注册研究显示,与旧版指南相比,新指南推荐的CHA2DS2-Vasc评分系统使44%的房颤患者需重新进行卒中风险分级,需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比例由71.8%提升至90.8%。基于该系统,患者年龄>65岁或为女性,基本都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目前,CHA2DS2-Vasc评分系统在国内也逐步成为主流。
(2)桥接治疗,再受挑战:BRIDGE研究证实,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在择期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接受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可显著增加患者围手术期的大出血风险(3.2%与1.3%,P=0.)。此外,桥接治疗也未能降低患者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和系统性栓塞事件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可能会推动现行抗凝指南的更新,将针对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接受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的推荐级别由较低变为不推荐。
VENTRUE-AF研究显示,针对非瓣膜病性阵发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持续应用利伐沙班具有与华法林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与之同时公布的另一项针对接受导管消融患者术后3个月的观察性研究显示,术后90d内任何时间停用抗凝药物都会使卒中风险增加8倍。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导管消融治疗围手术期持续华法林治疗具有充分的必要性,显著优于桥接治疗,未来应成为房颤消融围手术期常规并写入指南;而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代替华法林治疗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3)新药上市,再议安全:基于ENGAGE-TIMI48研究的数据,年初edoxaban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卒中、深静脉血栓/肺静脉血栓预防,使其成为又一种可用于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NOACs。同年,该药在欧洲上市,适应证与其在北美所批准的适应证相同。
为有效处置达比加群酯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出血并发症,或应对服用达比加群酯的患者突发接受急诊手术的挑战,FDA批准了第一种经静脉注射快速结合达比加群酯并中和其抗凝效应的新型药物praxbind(idarucizumab)。前期试验显示,在应用praxbind的4h内,89%患者体内达吡加群酯的抗凝作用被逆转。与此同时,凝血因子Xa抑制剂的拮抗剂新药——andexanetalfa的Ⅲ期系列临床试验ANNEXA-R和ANNEXA-A也在持续进行中。
既往有许多研究发现,房颤患者接受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早期相关卒中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更高。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则证实,对于初发房颤患者,接受长期NOACs,其短期(90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华法林治疗相当。
房颤的消融及外科治疗
STARAF2研究揭示,对于接受肺静脉隔离术后的长程持续房颤患者,术中无论联合心房复杂碎裂电位消融或者线性消融与否,均不降低其术后18个月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复发率,而接受单纯肺静脉隔离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STARAF2研究的结果引发了广泛的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jbzz/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