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心外科及结构性心脏病病区主任李刚教授团队成功为6个月大、体重只有13斤的患儿修补了心脏室间隔缺损。
刚出生的浩浩(化名)因“黄疸、新生儿肺炎”于外院就诊,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心脏超声提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肺动脉高压”。因其年龄较小,没有进行手术治疗。此后浩浩反复发生肺炎,到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中心就诊。
患儿室间隔缺损大小约8.8mm,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45mmHg(正常值小于30mmHg),咳嗽、咳痰症状明显,CT检查肺部仍有炎症。李刚教授介绍,患儿体重只有13斤,室间隔缺损非常大,伴有肺动脉高压,且已经反复发生肺炎,要尽快手术治疗,否则很可能因一次肺炎就导致死亡。
儿科会诊后给予抗生素治疗肺炎,患儿身体状况有所好转,随后,李刚教授团队进行了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悉,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原始室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室之间遗留孔隙。室间隔缺损会造成肺循环的负担增加,体循环的供应减少,造成患者发育障碍,还会形成肺高压,危及生命。
李刚教授提醒家长,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什么时候做手术,取决于疾病复杂程度,患儿年龄、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况,症状出现早晚等情况,如发现孩子患有先心病,要尽早咨询专科医生,医院就诊,条件允许时,大多数先心病患者还是要尽早手术治疗。
专家简介
李刚
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心外科及结构性心脏病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
从事心脏外科医教研工作多年。熟练掌握心脏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冠脉搭桥、瓣膜成形和置换、先心病畸形矫治、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心脏肿瘤切除和器官移植等。在微创心脏外科、复杂先心病治疗、瓣膜成形、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合并室壁瘤或瓣膜病变的危重症冠心病治疗等领域有独到见解。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如有变动,以当日公布为准)
工作语言:普通话、英语
初审:张嘉斌
审核:杨剑
审核发布:林伟庭、单鸿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jbzz/1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