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持续性房颤(PeAF)导管消融在维持窦律方面显著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虽然术后3个月——“空白期”内出现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早期复发)并不被认定为手术失败,但研究表明早期复发仍是PeAF患者远期复发(3个月~1年)的独立预测因子。基础研究发现,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房颤发生的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相关,所以一些学者猜测血Hcy水平也许可以预测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最近,发表在Europace杂志上的一项来自于首都医科医院的研究发现,血Hcy水平和PeAF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相关。
该研究连续入选了“中国心律失常注册研究”中自年1月至年12月首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名PeAF患者,分别于术后1月、2月以及3月行24h动态心电图评价心律失常情况,消融术后3个月内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定义为早期复发。使用Logistic回归以及Kaplan-Meier曲线分析Hcy水平的升高和消融后早期复发的关系,并使用ROC曲线分析血Hcy预测早期复发的临界值。
结果发现,共有75名(29.2%)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早期复发,其中49名仅出现房颤,6名仅出现房速,剩余20名房颤和房速同时存在。早期复发的患者年龄更大,左房直径更大,CHA2DS2-VASc积分也更高(P值均<0.)。复发组血Hcy水平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15.1±4.1vs.12.4±3.7μmol/L,P<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cy和早期复发相关(OR=1.,95%CI1.~1.,P<0.),且经过多因素校正之后仍具有统计学意义(OR=1.,95%CI1.~1.,P<0.)。ROC曲线分析发现Hcy≥14μmol/L是预测早期复发的临界值(敏感度69%,特异度59%),且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Hcy≥14mmol/L的患者早期复发率较Hcy<14mmol/L的患者明显升高(41%vs.22%,P=0.)。
由此可见,血Hcy水平和持续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相关,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Europace,,doi:10./europace/euw.编译:王彬浩方任远杜先锋
▼表1.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
▲图1.早期复发患者和未复发患者血Hcy水平的比较
▼表2.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图2.Hcy,CHA2DS2-VASc评分以及LAD预测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ROC曲线分析
▼表3.不同血Hcy水平持续性房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图3.不同血Hcy水平下持续性房颤患者早期复发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
>>>本文由储慧民心律失常工作室供稿
《书心剑律》门诊新视野and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zdff/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