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学2016ESC心衰指南简读之房

来源:起搏解析

房颤与心衰一直像一对鸳鸯大盗。

一方面,心衰后患者心肌结构的改变,诱发着房颤的发生,另一方面,房颤时心室率难以控制,失去房室同步性,加重心衰。让人不由想起道家所言相生相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了,我们开始我们的正题。

在开始正式简读指南之前,我们先来一起回顾一下房颤的CRT治疗中发生了哪些大事,ESC的大咖们制定指南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将时光回转至年(话说那年北京房价才两万一平,呵呵,六环内均价),欧洲心脏病杂志上公布了APAF研究的结果,研究者们将例房颤伴EF值下降的患者,先行房室结消融,且植入CRT,然后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进行双心室同步起搏和单右室起搏,来分别评估两组的心衰死亡、心衰住院和心衰加重,在24个月随访后,双心室治疗组无论在心衰死亡还是心衰住院与心衰加重,全部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CRT组EF值提升9.2%,减少59%的左室失同步。另外在NYHA心功能分级III以上或以下,以及QRS宽度大于或者小于ms的组间分析中,各亚组中CRT治疗组预后均优于右室起搏组。此处应该有掌声。

在随后的年,发表在欧洲心脏起搏杂志上的包括APAF研究在内的对五项房颤房室结消融后植入CRT研究的荟萃分析。Meta分析证实了CRT对于心衰伴房室结消融后患者的心衰住院以及超声参数。这项荟萃分析的公布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心衰伴房颤患者消融治疗后进行CRT治疗的有效性。

然后我们看到了年指南中的如下描述:

房颤患者,QRS≥ms,EF≤35%,NYHAIII-IV级,最佳药物治疗的心衰患者,使用适度方法可确保双室起搏比例或转复为窦律的患者应该植入CRT以改善症状,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

对于房颤患者的CRT治疗,我们不能忘记另外一条重要的适应证条文:

HFrEF(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不考虑NYHA分级,存在高度传导阻滞或者心室起搏适应证,推荐使用CRT治疗而不是右室心尖部起搏。本适应证包括房颤患者。

本条适应证对于房颤CRT治疗给予的明确推荐,我们必须要再次感谢BlockHF研究。

BlockHF已经证实了CRT对于射血分数下降的高度传导阻滞或心室起搏适应证患者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再次明确,绝不仅仅是对于窦律患者的有效性而是对于包括房颤患者在内的所有的射血分数下降的高度传导阻滞或心室起搏适应证患者的有效性。

房颤患者,QRS≥ms,EF≤35%,NYHAIII-IV级,最佳药物治疗的心衰患者,使用适度方法可确保双室起搏比例或转复为窦律的患者应该植入CRT以改善症状,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

HFrEF(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不考虑NYHA分级,存在高度传导阻滞或者心室起搏适应证,推荐使用CRT治疗而不是右室心尖部起搏。本适应证包括房颤患者。

↓↓↓







































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yzn/51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