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来了,竟也带来了房颤

来源:内分泌频道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心脏这个娇弱、敏感的脏器可是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的,身体稍有其他不适,心脏就能先天下之忧地感受到了。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脑卒中及其他血栓栓塞并发症,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是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证实,神经激素活化、氧化应激上调及免疫激活可能共同促进AF的发生,然而AF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

  Framinham研究表明,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提高4~5倍。有趣的是,中风和房颤的某些危险因素也是痛风患者的常见合并症。

  痛风作为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累积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关节炎,英国每4人中有1人饱受痛风折磨。血清尿酸(SUA)尿酸已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重要血浆标志物,作为体内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不仅是细胞损伤激活免疫反应的内源性信号,还与机体促炎状态密切相关。其过程需两步反应: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均需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由此可见,血尿酸水平升高反映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

  近年研究表明,黄嘌呤氧化酶激活可导致活性氧族(ROS)产生过多,引起心房结构重构,促进AF发生。尽管一些证据表明高尿酸血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但痛风和房颤间的联系还未完全证实。

  那么,SUA和房颤是否存在潜在性联系?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左心房肥大有关。越来越多证据提示高尿酸血症是AF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AF患者血栓栓塞相关。

  来自英国一项例研究发现,痛风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性显著增加。研究对象选取首次被诊断为痛风的患者,并选取与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人群作为对照患者,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痛风组的房颤发生风险显著增加(7.42%vs.2.98%,P0.)。

  希腊学者DeftereosS发现,对急性痛风关节炎有特异性作用的秋水仙碱,可预防肺静脉隔离术(PVI)后的房颤复发,且安全有效。同时,DeftereosS在后延续两年的随访时间里,单次射频消融术后,秋水仙碱组房颤复发率31.1%(32/例),而安慰剂组则高达49.5%(51/例),可降低的相对风险比达37%。表明秋水仙碱可有效降低单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被确诊痛风的患者,尤其是年长或有房颤危险因素,应注意平日里有无心悸、眩晕、.胸部不适、气短的症状,定期进行心电图的检查,评估有无房颤的可能性。

欢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我们将竭诚为您打造专业的个体化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优质护理新体验

部分图片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用于其他途径,否则将追寻法律责任

如果您想加入我们,

请加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yzn/499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