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一站式手术”
9月15日,医院心血管内科电医院首例“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一站式手术”,该手术不仅解决了患者房颤引发的相关症状问题,还从根本上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免除患者终身服用抗凝药的痛苦和高出血风险,标志着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房颤诊疗水平及介入诊疗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郭老伯今年73岁,近两年在生活中饱受房颤发作的困扰,同时患有冠心病,既往有冠脉支架植入术病史等基础疾病,三个月前曾患急性脑栓塞,系反复阵发性房颤导致血栓形成引致栓塞,需服用抗凝药物,且存在出血风险。为了彻底解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心血管内科主任范吉利、副主任尚文涛带领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冠脉团体经过讨论,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后,决定为该患者实施“经皮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一站式手术”。
心血管内科团队一站式为郭老伯先行左心耳封堵术,再行房颤消融术,手术顺利,圆满成功,郭老伯术后病情稳定,三天康复出院。
房颤为什么会导致卒中?
引起中风的病因有很多,而心房颤动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权威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万以上患者深受房颤的困难,并且该数字还在逐年增高。房颤患者容易发生脑中风,是因为心房不能规律的收缩,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这种血栓往往比较大,随着心脏的搏动,血栓会从左心耳中跑出来。这些栓子,跑到肢体里,引发栓塞,严重者需要截肢;跑到大脑则导致脑中风:轻则导致偏瘫致残,重则痴呆、植物人、死亡。
什么是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是左心房主要组成部位,导致房颤病人脑中风的血栓有90%以上来自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预防房颤患者脑中风的新术式。它通过封堵左心耳来控制血栓的源头,预防左心耳内血栓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从而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多器官栓塞的发生。患者只需在大腿根部股静脉穿个针眼大的小孔,封堵器械籍此小孔导进心脏,经医生精确定位,将封堵器永久性植入左心耳的开口部位,完全将左心耳与左房分隔开,即可以有效地避免左心耳内血栓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病人在局部麻醉下手术,手术过程不会有特殊不适,手术操作在1小时左右完成。成功进行左心耳封堵术后,房颤患者就可以不再终身使用抗凝血药物,也对禁忌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手术治疗的优势
1.手术时间短,平均手术时间1个小时。
2.恢复时间快,平均术后2-3天即可出院。
3.不开刀,手术微创,创伤小。
4.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摆脱吃药副作用。
5.左心耳封堵术相比华法林,可降低60%的心血管死亡率,降低32%的卒中发生率,降低了34%的全因死亡率。
药物治疗的劣势
1.高中风风险的房颤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
2.所有口服抗凝药都会对患者带来出血风险提高的副作用。
3.药物的治疗范围窄,容易与其他食物或药物产生相互反应。
4.药物会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5.临床数据,大多数房颤患者无法规范的长期使用抗凝药治疗。有55%以上的患者,会在服药两年后,自行停药。
医院自开展三维标测下房颤消融术以来,技术日臻成熟,常规成熟开展房颤、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房速、室上速、房扑、室性早搏、室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技术以及起搏器、CRT、ICD植入术等,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高效、更精准的治疗。
医院医院胸痛中心、房颤中心的技术指导,担任该院急性心梗急救任务,建立院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和县域区域协同救治网络,24小时开展急性心梗救治的绿色通道和急诊PCI手术。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每年成功抢救三百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于心脏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具有丰富经验,多次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反复心衰、室颤、心脏骤停的患者,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科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fbf/1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