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速,房扑,房颤,傻傻分不清楚

房速,房扑,房颤,

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我们主要说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临床上鉴别房速、房扑,往往是根据P波的频率,并界定以次/分为限;鉴别房扑和房颤时往往是根据F(f)波的大小、频率和规则程度,并界定频率以次/分为限。这些人为规定,经常使诊断陷入困境。

如,P波的频率大于次/分时就一定是房扑吗?房颤时的f波频率就一定大于次/分吗?要想弄清这些问题,那就必须首先理解房速、房扑和房颤的本质区别。

1房速和房扑的本质区别

房速时,尽管心房的除极和复极过程都因房率较快而变得较短,但由于心房率还不是太快,以致除极和复极过程还都能达到完全的程度。也就是说,心房除极后还能回到静息电位状态,心电图上表现为相邻的P-P之间存在等位线。这时的心房机械活动表现为,收缩和舒张都能圆满完成全过程。这种情况,是房速。

可以想象,心房率进一步加快时,心房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就会变得越来越短,当频率达到一定界限时,心房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就会突然不能完全,也就是说,心房除极后就不再能回到静息电位状态了,心电图上表现为相邻的P-P之间不再有等位线。此时心房机械活动表现为收缩和舒张都不能完成全过程。这种状态,就是房扑。

可见,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心房除极和复极是否能够完全,并不是某一具体的心率。可在临床上是不能发现这种本质的,也就是说临床上是不能根据这种本质来鉴别房速和房扑的。只能根据心电图P波的特点进行推测性鉴别。临上床认定当心房率超过次/分时可能就进入房扑状态了,这也未必(因个体差异,并非只要达到这个频率就一定导致心房除极和复极不完全),还要看心电图上又无心房除极和复极不完全的标志,即P-P间是否有等位线,有即是房速。可见,即便心房率超过次/分,只要P-P间有等位线,仍属于房速,反之,只要P-P间没有等位线,即便心房率小于次/分,也依然可以诊断为房扑。

房扑

2房扑和房颤的本质区别

房速变成房扑是心房率过快的结果,房扑和房颤则不属这种原因的变化了,它们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房扑时,尽管心房的除极和复极不完全,可心房的全部肌群还都能在同一个兴奋点的带动下同步进行除极和复极,即心房肌还都能同时收缩和舒张(尽管不彻底)。于是心电图上表现为大F波,而且规律出现。

而房颤则不然,这时的心房上有多处兴奋点,每个兴奋点带动自己周围小范围的心肌除极和复极,各自为政,此起彼伏,以致整个心房不能同步活动,处于一种乱颤状态。心电图上记录到的就是零碎的杂乱无章的小f波,且其频率往往大于次/分。

这时就应该明白,即便f波平率不大于次/分,只要零碎且杂乱无章,就可以诊断为房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fbf/18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