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分析结果显示,CHA2DS2-VASc风险评分为1分的男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范围是每年1.96%~3.50%(根据具体的危险因素);至少伴一个其他危险因素的女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范围是每年1.91%~3.34%。该研究将发表于2月24日的《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
这一数据支持欧洲指南推荐:CHA2DS2-VASc风险评分为1分(男性)或2分(女性)的房颤患者应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以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
GregoryLip(伯明翰大学)介绍,这一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风险每年高达2%-3%,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问世,TTR已高达70%,潜在的严重出血风险非常低。Tze-FanChao博士(医院)认为,年卒中风险超过1%的男性和女性房颤患者应该接受抗凝治疗。
目前主要的心脏协会关于抗凝治疗的推荐存在差异。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亚太心律协会和英国国家优化卫生与保健研究所(NICE)的指南推荐:CHA2DS2-VASc风险评分为1分(男性)或2分(女性)的房颤患者应接受口服抗凝治疗预防卒中。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律协会(HRS)指南则推荐:CHA2DS2-VASc风险评分为1分的房颤患者不推荐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或口服抗凝剂)。而基于本研究,Chao赞同欧洲、亚太和NICE指南的推荐,中危患者应该接受口服抗凝治疗。
台湾研究
这项回顾性数据分析纳入了台湾全民健康保险数据库的数据,共例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男性房颤患者和例CHA2DS2-VASc评分为2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均为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
随访5.2年,14.4%的男性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年卒中发病率为2.75%;男性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取决于危险因素。例如,有血管疾病的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病率为1.96%,伴高血压的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生率为2.18%;伴充血性心衰或糖尿病的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病率分别为2.37%和2.96%;年龄65-74岁的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病率为3.5%。
在女性中,14.9%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年卒中发病率为2.55%。伴高血压的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病率为1.91%,年龄65-74岁的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病率为3.34%,伴糖尿病的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病率为2.88%。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驱动缺血性卒中风险的首先是年龄,其次是糖尿病。本研究结果类似于丹麦注册研究,后者也显示年龄和糖尿病是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丹麦注册研究
年发表于《BMJ》的丹麦注册研究显示,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房颤患者血栓栓塞时间的发生率为2.01/人?年;年龄与最高的缺血性卒中风险相关。
抗凝治疗需要权衡潜在的出血风险,但新型口服抗凝药的颅内出血风险较低。随机临床试验显示,依度沙班颅内出血风险为0.23%,利伐沙班为0.50%。考虑到患者的卒中风险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低颅内出血风险,我们应该试着开始为这类患者开处口服抗凝药物。
HughCalkins博士(医院)指出,对于这部分处于“灰色区域”的患者,指南推荐很少给出答案。这个问题需要更多地研究。同时,从CHADS2评分过渡到CHA2DS2-VASc评分是这一问题缺乏临床研究的原因之一。Calkins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亚洲患者是否也有这么高的卒中风险。但目前答案是未知的。
瑞典研究
最近LeifFriberg博士(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在《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CHA2DS2-VASc评分可能高估了有一个危险因素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该研究排除了TIA、肺栓塞或未确定的卒中和任何接受华法林的患者。在这项回顾性分析中,纳入了例瑞典房颤患者,CHA2DS2-VASc-1评分为1分的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生率仅为0.3%。
Lip对瑞典研究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指出该组患者排除了接受华法林治疗者,存在选择偏倚,这些未及时接受治疗的患者卒中风险可能本身就比较低;而有TIA病史的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更高。
来源:医脉通
喜欢本文就分享吧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jbby/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