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药物治疗三

点击上面的“医院心律在线”轻松   

大多数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的病人,恢复窦性心律后房颤复发的风险仍然很大。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扩大及左心室功能障碍等。控制并干预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复发。但是,不少病人仍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预防房颤的复发。在这种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所选药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能改善症状或引起副作用,导致心功能恶化或致心律失常,则不应采用。

目前国内临床常用于维持窦律的药物有胺碘酮、多非利特、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等。①胺碘酮:现有证据显示对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胺碘酮维持窦律的疗效优于I类抗心律失常药、决奈达隆和索他洛尔。由于胺碘酮心脏外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副作用较严重,在很多情况下,将其列为二线用药。但对伴有明显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冠心病的患者,胺碘酮为首选药物,其致心律失常的风险较低。②氟卡尼和普罗帕酮:能有效预防房颤复发,适用于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房颤病人。增加剂量,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更好,但副作用也较多。应用氟卡尼和普罗帕酮预防阵发性房颤或心房扑动发作时,可增加房室结1:1下传的可能性,发生心房扑动时可致室率增快,此时可与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抑制房室结内传导的药物联合应用。由于能增加患者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和负性肌力作用,氟卡尼和普罗帕酮不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和明显左心室肥厚的患者。③索他洛尔:为Ikr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转复房颤的疗效差,但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与普罗帕酮相当。和除胺碘酮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类似,索他洛尔维持窦律1年的成功率在30~50%。对合并哮喘、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或QT间期延长的病人应避免使用。④多非利特:在复律后,多非利特减少房颤复发。主要用于低危尖端扭转性室速病人的窦律控制。多非利特有较少的心脏外副作用。在SAFIR-D实验中,多非利特(mg,bid)在电复律后维持窦律1年的成功率为58%,而对照组仅为25%、在合并心功能减退的患者,多非利特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明显优于安慰剂。用药后扭转性室速的发生率约为0.8%,大多发生在用药的前三天之内。因此开始用药阶段病人应住院,并根据肾功能和QT间期延长的情况调整剂量。⑤决奈达隆(dronedarone):适用于无心衰的房颤病人控制窦律。决奈达隆在结构上与胺碘酮相似,但不含碘。它与胺碘酮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但疗效也低。它有多种电生理作用包括抗交感神经,阻滞钙、钠和钾离子电流。决奈达隆能减少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或房扑和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病人死亡和心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减少因房颤而住院的时间)的联合终点。决奈达隆能增加新近失代偿心衰病人的死亡率,并能抑制心功能,故禁用于纽约心功能III级和IV级的病人,以及在过去4周内有失代偿性心衰发作的病人,尤其是当其合并心功能低下时。在永久性房颤病人,决奈达隆能增加中风、心血管死亡和住院的联合终点。因此,它禁用于不能恢复为窦律的病人。主要心脏副作用为心动过缓和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少见。同胺碘酮一样,决奈达隆能抑制肾小管分泌肌酐,故能增加血清肌酐水平,但不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因在开始使用后6个月内可能出现肝毒性,故应密切监测血清转氨酶。⑥丙吡胺:为IA类钠通道阻滞剂,有潜在的抗胆碱和负性肌力作用,故能用于房颤病人的窦律控制。丙吡胺能减少直流电复律后房颤的再发。因其有显著的抗迷走神经作用,故适用于高迷走张力所致的房颤。它的负性肌力作用可用于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病人。丙吡胺应避免用于结构性心脏病病人。它也能延长QT间期。⑦β-受体阻滞剂:对阵发或持续性房颤,不论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β-阻滞剂均有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其维持窦律的疗效弱于Ⅰ类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但长期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是心力衰竭、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线用药,有降低这些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因此,β-受体阻滞剂最常用于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也经常与其他抗心律失药物合用。此外,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室率的作用还可减轻房颤复发时的症状。⑧奎尼丁:为IA类药物,在心率快时有钠通道阻滞作用,在心率慢时有钾通道阻滞作用,同时也有抑制迷走神经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效应,故为首先用于治疗房颤的药物。它能延长QT间期,导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略增加死亡率。奎尼丁无负性肌力作用,能用于晚期肾功能不全。应用时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可能是其他的药物不能使用时的一种选择。

由于严重不良反应,现已不推荐普鲁卡因胺和奎尼丁用于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尚不确定。但因其具有降低心室率的作用,故可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症状。地高辛无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

根据临床试验提供的依据,在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中选择抗心律药物时应依据病人基础心脏病性质、心功能状态和左心室肥大程度来决定,以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和其他不良反应(图4)。

图4.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转复窦律的策略

*导管消融仅推荐用于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IIa类推荐);

?药物按字母顺序罗列;

?在有经验的中心取决于病人的选择;

§不推荐用于严重左室肥厚(室壁厚>1.5cm)病人;

║对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高危的病人慎用;

?应和房室结阻断剂联合应用

表3总结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律所需剂量及其安全性。

表3.房颤维持窦律所需剂量及其安全性

药物

通用剂量

不用或慎用的情况

主要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IA类药物

丙吡胺

短效:-mg 每6h一次

心力衰竭

通过CYP3A4代谢:慎用于此酶

长效:-mg 每12h一次

QT间期延长

抑制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前列腺疾病、青光眼

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蛋

避免与其他致QT间期

白酶抑制剂、葡萄柚汁)和诱导剂

  延长的药物合用

(利福平、苯巴比妥、苯妥英)

奎尼丁

-mg 每8h一次

QT间期延长

抑制CYP2D6:升高三环类抗抑郁

腹泻

药、美托洛尔、抗精神病药;

降低可待因药效;

抑制P-糖蛋白可升高地高辛浓度

IC类药物

氟卡尼

50-mg 每12h一次

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不全

通过CYP2D6代谢(抑制剂包括奎

心力衰竭、冠心病、房扑

尼丁、氟西汀、三环素;7-10%人

结下传导疾病

群遗传缺失)和通过肾功能排泄

Brugada综合症

(双肾损害能显著升高血浆浓度)

肝脏或肾脏疾病

普罗帕酮

短效:-mg 每8h一次

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不全

通过CYP2D6代谢(抑制剂包括奎

长效:-mg 每12h一次

心力衰竭

尼丁、氟西汀、三环素;7-10%人

冠心病、房扑

群遗传缺失)-乏代谢者能升高

结下传导疾病

β受体阻滞剂浓度

Brugada综合症

抑制P-糖蛋白可升高地高辛浓度

肝脏疾病

抑制CYP2C9:升高华法林浓度

哮喘

(使INR升高25%)

III类药物

胺碘酮

口服:每天-mg,分次服

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不全

抑制大多数CYP酶致药物相互作用:

用,共2-4周;通常维持量为

结下传导疾病

升高华法林(使INR升高0-%)、

每天-mg

肺疾病

他汀类、其他许多药物浓度

静脉:mg,10min以上;然

QT间期延长

抑制P-糖蛋白可升高地高辛浓度

后1mg/min用6h;再0.5mg/min用

18h,或改为口服;24h后减量

为0.25mg/min

多非利特

-μg 每12h一次

QT间期延长

通过CYP3A4代谢:禁与维拉帕米、

肾脏疾病

双氢克尿塞、西米替丁、酮康唑、

低血钾

甲氧苄氨嘧啶、氯丙嗪、甲地孕酮

利尿剂治疗

联用;用前应停用胺碘酮至少3月

避免与其他致QT间期

  延长的药物合用

决奈达隆

mg 每12h一次

心动过缓

通过CYP3A代谢:慎用于此酶

心力衰竭

抑制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长程持续房颤或房扑

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蛋

肝脏疾病

白酶抑制剂、葡萄柚汁)和诱导剂

QT间期延长

(利福平、苯巴比妥、苯妥英)

抑制CYP3A、CYP2D6、P-糖蛋白:

升高某些他汀类、雷帕霉素、他克

莫司、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

索他洛尔

40-mg 每12h一次

QT间期延长

无(通过肾脏排泄)

肾脏疾病、心力衰竭

低血钾、哮喘

利尿剂治疗

避免与其他致QT间期

  延长的药物合用

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不全









































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yzn/624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