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二十一
病例摘要
男性,65岁,持续心前区痛4小时。4小时前即午饭后突感心前区痛,伴左肩臂酸胀,自含硝酸甘油1片未见好转,伴憋气、乏力、出汗,二便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最高血压/mmHg,未规律治疗,糖尿病病史5年,一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无药物过敏史,吸烟10年,每日20支左右,不饮酒。
查体:T37℃,P次/分,R24次/分,Bp/90mmHg,半卧位,无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唇稍发绀,未见颈静脉怒张,心叩不大,心律次/分,律齐,心尖部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叩清,两肺底可闻及细小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
化验:Hbg/L,WBC9.6×/L,分类:中性分叶粒72%,淋巴26%,单核2%,plt×/L,尿蛋白微量,尿糖(+),尿酮体(-),镜检(-)
诊断
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
2.高血压病Ⅲ期(1级,极高危险组)
3.2型糖尿病
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持续心绞痛4小时不缓解,口服硝酸甘油无效。
2.有急性左心衰表现:憋气、半卧位,口唇稍发绀,两肺底细小湿罗音。
3.高血压病Ⅲ期(1级、极高危险组),有糖尿病和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
进一步检查
1.心电图、心肌酶谱。
2.床旁胸片、超声心动图。
3.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
鉴别诊断
1.心绞痛
2.高血压心脏病
3.夹层动脉瘤
治疗原则
1.心电监护和一般治疗:包括吸氧等。
2.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和止痛(吗啡或哌替啶)、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3.溶栓和抗凝治疗。
4.糖尿病治疗可加用胰岛素。
5.高血压暂不处理,注意观察。
病例分析二十二
病例摘要
男性,55岁,胸骨后压榨性痛,伴恶心、呕吐2小时。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过两次,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天1包
查体:T36.8℃,P次/分,R20次/分,BP/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紫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4,肺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心电图示:STV1-5升高,QRSV1-5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早搏。
诊断
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心界不大心功能Ⅰ级
诊断依据
1.典型心绞痛而持续2小时不缓解,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无效,有吸烟史(危险因素)。
2.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
3.查体心叩不大,有期前收缩,心尖部有S4。
进一步检查
1.继续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
2.化验心肌酶谱。
3.凝血功能检查,以备溶栓抗凝治疗。
4.化验血脂、血糖、肾功。
5.恢复期作运动核素心肌显像、心血池、Holter、超声心动图检查,找出高危因素,作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
性治疗。
鉴别诊断
1.夹层动脉瘤
2.心绞痛
3.急性心包炎
治疗原则
1.绝对卧床休息3-5天,持续心电监护,低脂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
2.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无出凝血障碍及溶栓禁忌证,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或t-PA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溶栓后用肝素静滴,口服阿期匹林。
3.吸氧,解除疼痛:哌替啶或吗啡,静滴硝酸甘油;消除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4.有条件和必要时行介入治疗。
病例分析二十三
病例摘要
女性,58岁。渐进性劳累后呼吸困难6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个月。患者6年前,在一次登楼梯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1小时稍有缓解。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曾在当地诊断为“心律失常、房颤”,服药疗效不好。1个月前感冒后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尿少,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腹胀加重而来院。既往二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mmHg)未经任何治疗,8年前有阵发心悸、气短发作;无结核、肝病和肾病史,无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40年,不饮酒。
查体:T37.1℃,P92次/分,R20次/分,BP/96mmHg。神清合作,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叩清音,左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92次/分,心前区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2.5cm,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l29g/L,WBC6.7×/L,尿蛋白(±),比重1.,镜检(-),BUN7.0mmol/L,Crumol/L,肝功能ALT56u/L,TBIL19.6umol/L。
诊断
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级
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
3.肺部感染
诊断依据
1.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史长,未治疗;心功不全表现;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律不整。
2.高血压病Ⅲ期:二十余年高血压病史(/mmHg);现在BP/mmHg。
3.肺部感染:咳嗽,发烧,左侧肺有细小湿啰音。
进一步检查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X线胸片,必要时胸部CT。
3.腹部B超。
4.血A/G,血K,Na。
鉴别诊断
1.冠心病
2.扩张性心肌病
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合理应用降血压药。
2.心衰治疗:吸氧、利尿、扩血管、强心药。
3.对症治疗:控制感染等。
病例分析二十四
病例摘要
女性,32岁,多食、多汗、易怒1年,劳累后心慌、气短2个月。1年前与家人生气后,感心慌,易饥,食量由原来的5两/日增至1斤/日,同时怕热多汗,说话多,易怒、失眠,逐渐发现双眼突出,梳头困难,蹲下站起时困难,查Tng/dl(RIA法),T.5μg/dl,TSH0.IU/ml,给予口服他巴唑30mg/日,分三次口服,1月后病情好转,半年前自行停药,2个月前再次出现多汗、多食,劳累后心慌、气短明显,夜间有时憋醒。病后大便每日两次,成形便,体重减轻8kg。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初潮14岁,4-6天/30天,近一年闭经,家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T37℃,P次/分,R26次/分,Bp/60mmHg,发育正常,消瘦,自动体位,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球突出,闭合障碍,唇无紫绀,甲状腺Ⅱ°肿大,质软,无结节,两上极可及震颤,可闻血管杂音,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正常,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分,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双膝、跟腱反射亢进,双Babinski征(-)。
诊断
1.Graves病
2.甲亢性心脏病:心脏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
诊断依据
1.Graves病:①病史:多食、多汗、消瘦、怕热、肌无力、闭经、易怒。②查体:心率快,脉压大,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有震颤及血管杂音。③曾有T3、T4增高和他巴唑治疗有效。
2.甲亢性心脏病①有Graves病。②劳累后心慌、气短明显,夜间有憋醒。③心界稍向左大,心率次/分,有脱落脉,提示心房纤颤。
进一步检查
1.T3、T4、TSH和TGAb、TPOAb。
2.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3.心肌酶谱和肌电图。
4.血K+、Na+。
鉴别诊断
1.继发甲亢
2.单纯性甲状腺肿
3.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
4.冠心病
治疗原则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2.控制心衰:利尿,强心,扩血管。
3.其他治疗:低盐、禁碘饮食和对症处理。
病例分析二十五
病例摘要
男性,30岁,半小时前因车祸(车速kg/h)发生闭合性胸部损伤。既往体健:无心肺疾疾患。
查体:Bp90/80mmHg,呼吸急促,40次/分,脉搏整次/分。神清合作,痛苦状,呼吸困难,浅弱,脉搏快弱,有奇脉,颈静脉怒张,充盈明显,气管正中,双肺呼吸音清晰,叩清,无罗音,心律整,心音遥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及四肢大致正常,无病理反射引出。
诊断
1.心包堵塞(血心包)
2.心脏破裂(不能除外心包堵塞型)
诊断依据
BECK三联症(静脉压升高,BP下降,脉细快)。
进一步检查
1.EKG: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PK-MB)和酸脱氢酶。
2.超声心动图。
3.胸大片正侧位。
4.心包穿刺(最主要,既是诊断又是抢救治疗的第一步)。
鉴别诊断
1.心脏损伤:心前区疼痛,似心梗样表现,EKGST、T波改变,心律失常,CPK-MB上升,LDH1上升,LDH2上升,UCG改变。
2.心脏破裂:多见穿透伤,低血容量休克,血胸型。心包堵塞型少见。快速休克死亡。
3.大血管破裂:进行性出血,快速死亡。
4.室间隔破裂、瓣膜、乳头肌损伤:有杂音,急性心衰征,超声心动图可确诊。
治疗原则
1.抗休克治疗,输血、输液、镇静、止痛、吸O2。
2.心包穿刺,心包引流。
3.尽早开胸探查(CVP16cmH2O)以上。升压药,扩张血管药,输血输液抗休克无效时,或心包持续进行性出血者)。
4.抗生素防治感染。
病例分析二十六
病例摘要
男性,35岁,主因寒战、高热、咳嗽、咳痰1小时入院。患者淋雨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C,伴咳嗽、咳痰、头痛、乏力,周身酸痛,食欲不振。
体格检查:TC,P次/分,R34次/分,BPl5/10kPa,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右上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细湿罗音。心率次/分,心律整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较柔和。
辅助检查:X线:肺部有大片密度增高阴影。
诊断
肺炎球菌肺炎
诊断依据
1.有受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2.典型的症状——高热寒战;
3.典型的体征:呼吸急迫,鼻翼扇动,口唇发绀、右上肺叩诊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罗音;
4.伴有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
5.X线特点。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血常规、痰细菌学检查。
主要鉴别诊断
肺结核;其它病原体引起的肺炎;急性肺脓肿;肺癌;肺血栓栓塞症;非感染性肺部浸润。
抗菌、支持治疗、处理并发症。
病例分析二十七
病例摘要
女性,70岁,主因高热、咳嗽、咳脓痰6天入院。2周前牙痛,右颌中度肿胀。未治疗。6天来高热,体温39.5℃,伴寒战、咳嗽、咳少量白痰。其后痰量逐渐增多,呈黄脓痰有臭味。
体格检查:TC,P次/分,R28次/分,BPl4/10kPa,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左上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细湿罗音。心率次/分,心律整齐,未闻及杂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2×/L,中性粒细胞92%。X线胸片:左上肺大片浓密阴影,内有3×3cm空洞及液平。
诊断
肺脓肿
诊断依据
1.突发畏寒、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2.左上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细湿罗音。
3.X线胸片左上肺大片浓密阴影,内有空洞及液平。
4.感染血象。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痰细菌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鉴别诊断
细菌性肺炎;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癌;肺囊肿继发感染。
抗菌药物治疗、脓液引流。
病例分析二十八
病例摘要
男性,52岁,主因反复咳嗽、咯脓痰、咯血10余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10余年反复出现咳嗽、咯大量脓痰,有时咯整口鲜血,经治疗后可以好转。1周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
体格检查:T36.3C,P86次/分,R20次/分,Bp/80mmHg,神志清,双肺可闻及局限性粗湿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无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X线胸片:双下肺可见卷发样阴影。
诊断
支气管扩张
诊断依据
1.反复咯脓痰、咯血史。
2.双肺可闻及局限性粗湿啰音。
3.X线胸片双下肺可见卷发样阴影。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支气管造影和肺部CT。
鉴别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肺囊肿;支气管肺癌。
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手术治疗;咯血处理。
病例分析二十九
病例摘要
男性,67岁,主因咳嗽,咳痰10年,伴活动后气短3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10年前每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3年前出现活动后气短,逐渐加重。1周前受凉后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吸咽30余年。
体格检查:T36.0C,P90次/分,R24次/分,Bp/80mmHg,神志清,桶状胸,双肺叩过清音,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肝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X线胸片:肺纹理增粗、紊乱。
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依据
1.咳嗽,咳痰10年,伴活动后气短3年。
2.吸咽30余年。
3.双肺叩过清音,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4.X线胸片:肺纹理增粗、紊乱。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肺功能检测和痰细菌学检查。
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药物;控制感染;氧疗;糖皮质激素。
病例分析三十
病例摘要
女性,20岁。主因喘息、呼吸困难发作10小时入院。患者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经休息可以缓解。过去有类似发作史。
体格检查:T37.0C,P次/分,R32次/分,Bp/8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次/分,律齐,无异常心音、杂音。肝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液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气分析结果:pH7.48,PaCOmmHg,PaOmmHg,HCO3-27.6mmol/L,BE3.5mmol/L。
诊断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诊断依据
1.青年女性。
2.喘息、呼吸困难反复发作。
3.查体: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
4.无异常心音、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5.血气分析结果提示呼吸性碱中毒,血液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
鉴别诊断
心源性哮喘,风湿性心脏病,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脱离变应原,支气管舒张药物,糖皮质激素,支持治疗。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白癜风治疗方法有哪些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yzn/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