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心脏疾病有很多,由于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分为各式各样的类型。主要包括冠心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肺心病、风心病、高心病、先心病、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律失常、房颤、心衰、心脏主动脉瘤等。小编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为大家详细介绍心脏病的病种分类,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心脏病并做到科学预防,防患于未然!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简称高心病。主要症状包括: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肥厚(LVH),逐步发展出现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心力衰竭,有研究显示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压所致。心力衰竭是一种相当危险的疾病,随时都有可能让病人失去生命。同时可能出现与之相关的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心脏合并症。
高心病的症状:1早期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一般不典型,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如头痛、胸闷等,这些症状主要是高血压的一般症状,无特殊性。2进展期临床表现:
专家介绍说:“高血压时由于动脉血管压力过高,阻碍心脏泵出血液,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就出现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进入心脏的肺静脉血受阻,形成肺淤血。心肌肥大时需氧量增加,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常导致心衰发作。”
随着高血压病程进展,心功能逐渐减退,病人可有心慌、气短症状,并常在体力活动后加重,有时可有平卧时发生干咳、憋气症状.若伴有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期前收缩等,病人可有心悸,胸闷等症状。
高心病的治疗:高心病的治疗原则:1.持续、稳定控制高血压;
2.保护心脏结构及功能;3.治疗心功能不全。
高心病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以下四点:1保持平和、豁达心态:情绪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不宜过于激动、愤怒、紧张等,否则易出现头晕、心慌、耳鸣、乏力等症状。因此患者要保持乐观、豁达,心态平和,不急不躁,喜怒哀乐都有“度”。
2保证充足睡眠:
休息时间充足有助于患者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还能放松身心,对身体的恢复非常重要。3适度运动:
主任表示,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体重,扩张血管,增强心肌功能。患者不应长期卧床,不仅是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也应在病情允许范围内进行体育锻炼。但心脏病患者不宜剧烈运动,凡事量力而行。适合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有:气功、太极拳、散步等。
4减轻体重:
肥胖会增大心脏负担,所以肥胖者比正常体重的人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因此,降低体重有助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减轻心脏负担、控制血压,利于控制病情、恢复健康。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人不仅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而且比正常体重的人易发生动脉硬化。
主任表示,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时间一般在出现高血压之后10年左右,由此可见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病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早期只有心肌代偿性肥大,并无症状。随着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前区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一旦发生心慌、气急、乏力、咯血、浮肿等一系列症状,便是已发展到心力衰竭的标准。因此,要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最重要的是尽早控制住血压,并调理饮食、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心脏负担过重。
如何预防高心病:首先要充分认识该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所引起的心脏损害,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措施,减少血压波动,维持血压长期稳定在理想范围内,是预防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的关键所在。在明确诊断后,科学的降压治疗能使左心室肥大逆转,心肌损害程度减轻,甚至恢复正常形态。所以,降压治疗依然是高血压性心脏病之最重要措施。
另外,患者平日要特别注意防范增加心脏负担的诱发因素,例如劳累、剧烈运动、高盐饮食、上呼吸道感染、吸烟、酗酒及精神刺激等。一旦出现咳嗽加剧、咳痰增多,呼吸困难加重及紫绀时,要考虑到心力衰竭,医院救治。
来源:长春时代数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yzn/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