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存在高度异质性的成熟B细胞克隆性疾病,以成熟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新兴治疗手段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本文将分享一例高龄具有较多合并症的CLL患者如何在不耐受的情况下,获得新生机。整理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借鉴。(点评专家:医院展新荣教授,病例分享:医院张彦平主治医师)
展新荣主任医师
医院血液科主任
河南省医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血液病分会常委会委员
河南省实验血液学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老年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多发性骨髓瘤联盟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淋巴瘤联盟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河南省慢粒联盟副主任委员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河南省血液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彦平主治医师
医院血液科主任
一般情况患者84岁女性,于年12月就诊。
主诉:咳嗽、咳痰、胸闷1月,加重伴咯血1天。
现病史:患者1月前因“咳嗽、咳痰伴胸闷”接受抗感染治疗效果差,病情逐渐加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3×/L,淋巴细胞百分比96.5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2%,中性粒细胞5.1×/L,红细胞2.63×/L,血红蛋白43g/L,血小板19×/L;考虑白血病可能。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房颤等病史多年,余无特殊。
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差。口唇紫绀,口腔可见血泡,牙龈出血。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全身多处皮肤可见出血点、瘀斑。心率次/分,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促。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脾肋下2指可触及。双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生化提示LDH明显升高;凝血四项及输血前八项检查正常。
腹部彩超:脾大。
浅表淋巴结彩超: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胸部CT:肺内炎性改变,肺间质改变,两侧胸腔积液,纵隔、腋窝、腹腔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流式:可见成熟B淋巴细胞占总细胞数约97.2%,免疫表型为CD34-、CD19+、CD20+部分,CD5+部分,CD10-、CD23+部分,FM7-、CD+、CD22+少量,cIgM-、CD38占淋巴细胞总数约0.10%;提示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免疫表型。
基因检测:RB1(13q14)基因缺失。
临床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aiⅣ期,BinetC期)、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心力衰竭、肺部重症感染、房颤、冠心病
诊疗经过第一阶段治疗:因患者为高龄患者,并发症比较多,所以给予每周一次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COP方案化疗,加强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1月后患者基本脱离输血输板状态,血常规示白细胞14.34×/L,淋巴细胞百分比46.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1.3%,红细胞2.73×/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32×/L,胸部CT结果示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较前明显好转,查阅文献后于年3月至年12月期间接受伊布替尼维持治疗,治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未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第二阶段治疗:年12月患者因肺部重症感染、心力衰竭入院,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40.47×/L,淋巴细胞百分比66.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1.3%,红细胞3.73×/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流式细胞术可见约72.8%的CD5少部分阳性、CD10阴性成熟B淋巴细胞,且伴免疫表型明显异常。予对症治疗后,调整为泽布替尼治疗至今,患者生活质量较好。近期复查血常规结果示白细胞7.48×/L,淋巴细胞百分比17.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红细胞5.06×/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患者精神症状也较前有所好转,服药10月余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病例小结该高龄患者合并冠心病、肺心病、心房纤颤等基础疾病,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一线应用了RCHOP方案化疗及伊布替尼治疗,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至年12月因伊布替尼不耐受调整为泽布替尼治疗至今,仍维持血液学完全缓解,药物耐受性较好。
病例点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单克隆、成熟样小淋巴细胞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疾病。CLL虽属于惰性白血病,但其临床预后呈明显异质性,具有高危因素患者临床进展快、易复发耐药,且生存期短。此外,CLL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更是给疾病的诊治带来了一定挑战。近年来,随着BTK抑制剂治疗CLL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CLL治疗已逐渐进入“无化疗”时代。由我国自主研发、进行了结构优化改造的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能完全且精准地抑制BTK靶点,减少脱靶效应,为治疗的安全性带来更多保障。
本病例患者确诊时已为84岁高龄,合并房颤、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在选择有效治疗方案的同时,治疗耐受性、安全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患者初始应用常规免疫化疗后,根据指南推荐选择BTK抑制剂伊布替尼进行维持治疗,疗效较好,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遗憾的是,患者后续仍因肺部重症感染、心力衰竭等情况无法耐受治疗出现新的治疗困境。
如前文所述,结构优化的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能够更加精准地抑制BTK靶点。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R/R)CLL/SLL的全球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ALPINE研究)显示,中位随访15个月时,泽布替尼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伊布替尼组(78.3%vs62.5%,P=0.),其中泽布替尼组del17p患者ORR高于伊布替尼近30%。12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显示出有利于泽布替尼获益的趋势(94.9%vs84.0%,P=0.),且泽布替尼组具有更低的心房颤动或扑动、大出血、≥3级感染等不良事件(AE)风险,其导致停药的AE发生率也更低(7.8%vs13.0%)。在更早期的BGB-3-研究中,纳入了66例既往伊布替尼/acalabrutinib不耐受的R/RNHL患者,结果显示伊布替尼不耐受患者转为泽布替尼后,75%的不良事件未再发生,50%患者疗效得到更深缓解。正是基于泽布替尼的安全性优势,我们才有信心在本例患者出现伊布替尼不耐受的状态下,挑战选择泽布替尼治疗,也正如我们所期待的,患者在调整为泽布替尼后耐受性良好,不仅如此,截至发稿,患者仍在持续获益。
本病例的诊疗经过也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再次验证了泽布替尼对于CLL患者的治疗地位。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泽布替尼已顺利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其价格优势可帮助患者减轻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可谓一举多得。期待泽布替尼能够在后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循证医学证据,造福更多淋巴瘤患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推荐阅读
认识抑郁症防疫权威读物来了!这份指南请认真阅读关于肺部结节,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为了长寿,谨防跌倒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回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yzn/18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