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心动过速的N种终止方法

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702.html
概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突发突止的心动过速,是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无休止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及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大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有突发突停的特点。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根据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进行分类的,如不伴有束支阻滞及旁路前传,均为窄QRS心动过速。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其中的一小分类,又称狭义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图一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AVNRT)是PSVT常见的一种形式,约占40%。这类心律失常多见于女性各个年龄阶段皆可发病,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率变化相当大,其心率范围在-bpm,平均在-bpm。分为慢快型、快慢型、慢慢型,其中慢快型占90%左右,慢慢型发生率最小。

心电图表现及特征:

1.窦性心律时心电图表现心电图正常。2.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图1)(1)RP间期70ms。(2)体表心电图只能见到QRS波而无逆传P波,逆行P波在QRS波里面,不可见。(3)体表心电图出现假“s”波,逆传P波的后半部分露在QRS波之后,伪似“s”波。(4)V1导联出现rSr波,r波为逆传P波在V1导联的投影,其发生机制与假“s”波同理。(5)体表心电图出现假“q”波,心电图出现逆传P/波与前传QRS波重叠,逆传P波的前一部分露在QRS波之前,伪似“q”波。                         3.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图2)(1)RP间期70ms,RPPR。(2)房性早搏或窦性周期缩短可以诱发,诱发时激动沿快径路前向传导,P-R间期不会延长。心室早搏诱发时因激动沿慢径路逆行传导至心房,出现明显延长的R-P-间期。(3)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终止,有时间隔几次窦性心搏后可再次发作。频率常在~bpm,除发生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外,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4)心动过速时逆行P-波出现在QRS波群前,R-P间期大于P-R间期,P波在I导联直立,1、I、aVF、Vs导联倒置,在V1导联呈负正双相或倒置。(5)因心室并非折返部位,发生文氏型或2:1房室阻滞时不会终止心动过速。                                         

 图2                3.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1)房性早搏的P-R间期显著延长后诱发,因顺向传导和逆向传导分别发生在两条慢径路内,故R-P间期与P-R间期均较长,逆行P波出现在T波中,R-P间期常小于P-R间期,心动过速时频率较慢。(2)此类心动过速在心电围上不易与后间隔房室慢旁路引起频率较慢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如在心房程控期前刺激时S2-R间期出现二次或三次跳跃现象,即存在二条或三条房室结慢径路传导的情况下,发生上述心动过速则有利于慢-慢型AVNRT的诊断。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reentranttachycardia;AVRT)是由旁路前传或逆传、心房、心室及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均参与形成的一种PSVT。房室旁路可分为显性房室旁路、隐性房室旁路、隐匿性房室旁路及慢传导房室旁路。显性房室旁路即旁路具有前传功能并可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预激综合征。隐性房室旁路虽具有前传功能,但由于房室结传导加速或旁路传导减慢常规体表心电图不能显示旁路的存在,但通过食管心房调搏等方法可揭示旁路的前传功能。隐匿性房室旁路没有前传功能,只有逆传功能。慢传导房室旁路实质上是具有递减传导功能的隐匿性房室慢旁路。根据心动过速时旁路传导方向分为旁路前传心动过速及旁路逆传心动过速。根据心动过速时QRS波时限分为宽QRS心动过速及窄QRS心动过速,旁路参与形成的宽QRS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如房速、房扑或房颤伴旁路前传、旁路前传型心动过速及旁路逆传型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旁路参与形成的窄S心动过速为房室结前传及旁路逆传。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图2):

1.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既可有预激的表现,也可正常(隐匿性房室旁路)。2.心动过速呈突发突止,心电图表现①窄QRS波,频率~次/分,②RP间期>70ms,且RP<PR,③可见QRS波的电交替现象,或R-R间期长短交替。心动过速频率越快,QRS波电交替的发生率越高。                          

            图2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图3):                        (1)房性早搏可诱发,诱发时P-R间期较短。(2)心动过速时QRS波群宽大畸形,可见8波,常与窦性心律的预激波形相似。频率常大于bpm,酷似室性心动过速。前者保持1:1房室传导,发生二度房室或室房传导阻滞时心动过速立即终止。后者常出现房室分离,有助于鉴别。(3)逆行P波出现在QRS波群前,R-P间期大于P-R间期,P波在Ⅱ、I、aVF导联倒置(4)发生两种预激图形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或者同一患者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额率比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快,表明存在多条旁路参与折返。

                          

            图3   

终止方法

1.急性发作的处理应根据患者原有的心脏病、既往的发作情况以及对心动过速的耐受程度做出适当的处理。有些患者仅需休息、安慰和镇静就能终止心动过速。而多数患者需要进一步处理,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方法、药物治疗、直流电复律及射频消融、外科手术方法。

迷走神经刺激

(1)迷走神经刺激:如患者血压与心功能良好,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                         ①颈动脉窦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右侧,每次5~10s,双侧同时按摩为禁忌)

                          ②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诱导恶心、将面部浸没于冰水内等方法可使心动过速终止或频率减慢,但停止刺激后,有时又恢复原来心率。初次尝试失败,在应用药物后再次施行可望获得成功。改良的Valsalva动作成功率可达到43.5%。

具体方法:

(1)45°半卧位,用力吹气15秒钟并推开10ml的注射器(相当于产生40mmHg的张力)。(2)吹气结束后立即仰卧,同时助手举起患者双腿至45°-90°,维持15秒;(3)15秒后回到半卧位,在半卧位保持45秒后复查心电图。

 

药物治疗

可选用腺苷、三磷酸腺苷(ATP)、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Ia、Ic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升压药等终止心动过速发作。腺苷、ATP、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通常抑制房室结慢径路的前向传导,Ia和Ic类药物可抑制快径路的逆向传导。

直流电复律

当患者出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应立即电复律治疗。急性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亦可施行电复律。选用同步直流电复律可避免发生心室颤动而成功终止房室结折返。能量多在10~50J,必要时需要更高能量方能终止。

食道心房调搏

经食道心房调搏除了可以准确、有效地诊断PSVT分型,还能够迅速、有效地终止心动过速。超速刺激、亚速刺激、期前刺激、猝发刺激都是临床常用的食道心房调搏心动过速刺激方式。临床常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一些特定条件下都可能引发新的心律失常,或者加重、恶化原有心律失常。对于心动过速反复发作者及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运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有较高的风险,对于这类患者临床通常考虑通过食道心房调搏来终止。

射频消融

经导管射频消融经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AVNRT,且成功率高达96%以上,复发率为3%~7%,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小于1%。与长期用药物预防发作有潜在的毒副作用相比,射频消融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故对症状反复发作的AVNRT患者应尽早考虑射频消融治疗。对不愿意服药或服药不能耐受或药物无效的患者,射频消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目前射频消融实际已全部替代了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外壳手术治疗创伤大,容易引起冠状静脉窦及心房肌破裂,发生心包填塞及恶性心律失常,故目前临床上少用。合并其他需要开胸的心脏手术可以在电生理标测下切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yzn/17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