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三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临床第一线;她,学不厌精,目光始终聚焦医学最前沿;她,致力于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千万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欢笑;她,步履匆匆却心无旁骛,声名远扬却谦和低调。她,就是我院二十九病房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芳。
“哪怕患者只有1%的治愈希望,医生也要尽%的努力”
一位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入院时,呼吸极度困难,随后心搏骤停,牙关紧锁、瞳孔放大、血压脉搏完全消失,心脏也停止了跳动。王芳和医护人员紧急组织抢救,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各种抢救措施立即就位。看到病情危重,家属开始着手准备后事。王芳得知情况后对医护人员说:“虽然家属放弃了,但我们作为医生,决不能放弃!”她带领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患者。
1小时后,奇迹发生了,患者的心脏恢复了跳动,但是接着又出现了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王芳带领医生护士连续两天两夜组织抢救,终于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患者宝贵的生命。出院时,患者眼含热泪地说:“是你们高超的技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们不仅要救治人心,更要温暖人心”
作为一名老年病科病房医生,王芳常说:“我们不仅要救治人心,还要挽救人心、温暖人心。”
有一位山区来的患者患有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心脏和肾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因在当地治疗效果不好而转入王芳所在的病房,因为常规治疗的费用较高家属一度想要放弃治疗。考虑到患者比较年轻还是家里的顶梁柱,王芳反复与家属商讨,制定了一套家属能够承受的方案,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患者康复出院。期间,王芳还主动带领科里同志捐款捐物。医院看望王芳时说:“我现在能从事一般的工作补贴家用了,谢谢您王主任,您不仅救了我的命,还给我那么多鼓励和帮助。”
王芳所在的老年病科病房多是些常年的慢性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因此患者出院后仍需要长期的治疗指导和复查。这部分工作在患者出院后,本不应由病房负担,但患者和家属出于对王芳的信任,常常在出院后到病房找她诊疗或打电话咨询,还常常带来街坊邻居。同事见到王芳如此劳累,劝她歇一歇。“病人奔波劳累找我看病,我没有理由让他们失望!”王芳总是这样回答。
“对于循环专业的医生来说,99分等于0分”
王芳常说:“99分等于0分。”“稿子可以重写,图纸可以重画,生命绝对没有重来的机会!”她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和团队成员,而且聚焦医学最前沿。
作为科主任,王芳每周末都坚持带领科室团队查房。每日的查房中,她认真听取每一位患者的倾诉、观察每一位患者的细微变化,及时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纠正诊断及治疗中的不足。对于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她都制定几种方案,并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直到患者及家属理解。
在繁忙的工作中,王芳致力于用现代化的医疗手段解决问题。几年来,她先后开展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心房纤颤的抗栓治疗、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治疗等诊疗项目,开展的食道调搏诊断、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诊疗项目填补了我市空白。她还参加了由中国医学科医院和英国牛津大学医学院联合主持的“联合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观察”,为课题的圆满完成做出了贡献。她所撰写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等5篇学术论文,在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和《全科医学杂志》上发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王芳把自己独到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学生、前来进修的同行,造福本地和外地患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芳在年获辽阳市“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年获“辽阳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两次荣获“辽阳市道德模范”,多次荣获全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运营
宣传部稿件
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yzn/1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