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教授说,在美国,约有230万房颤患者,我国房颤患者估计在1000万以上
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恢复正常心律,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所有这些药物都有不良反应,而且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是100%有效的即使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只有半数患者在2至3年内,可以维持窦性心律,即使是最强有效的胺碘酮,也只有40%的患者能够维持窦性心律
为什么在冷空气过境或在酷寒的气候环境下,心血管疾病人群容易出现“井喷”呢?
据田野教授介绍,房颤的消融治疗近些年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成功率的提高,很多房颤患者可以治愈,国内和国外的专家也都推荐把导管消融作为恢复窦性心律的有效手段,优于心房纤颤的原因药物治疗
田野教授介绍说,作为我国最北部的寒地特大中心城市及世界三大冰城之一的哈尔滨,一年之中有5个月是冰封期,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十七八度每年深冬气温在零下19度以下时,北方死亡人数随温度降低显著上升,临床中,由严寒所致的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衰、冠心病、血栓性疾病在黑龙江很普遍
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房颤呢?
据哈医大一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介绍,快慢综合征就是心脏跳动既有快的时候又有慢的时候,当慢的时候过长,一般大于5秒以上就可以产生脑供血不足而致昏厥,同样当心率过快时,比如房颤发生会产生血栓性疾病,这种病在寒冷地区最大的诱因就是寒冷的天气--室内外温差大于四五十度,在此低温下晨练,老李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房纤颤异常脉搏血管骤然收缩,引起心率骤然加快或减慢
减少脑中风的发生,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抗栓药物有华法林、阿司匹林、泰毕全等,但同时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患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导管消融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开刀、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整个手术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可随时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医生术后恢复较快,一般8小时左右即可下地活动当然,导管消融术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专家建议患者去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不开刀
田野教授指出,许多像老李一样的健身族,往往缺少相关保健、运动科普常识及气象学知识,零下二三十度仍到室外锻炼,因而经常受到心律失常、心梗、脑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ld心房纤颤如何画脉搏quo;偷袭”田野教授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气温和天气情况来自我保健,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体弱者和老年人,在冷空气过境或在气温特别低的清晨,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不要迎风剧烈晨练
导管消融术治房颤
房颤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是脑中风
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中风房颤导致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3%至8%,其中以脑中风的临床危害最为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为显著
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与房颤的关系愈加密切,80至89岁的高龄人群中,房颤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其他年龄组房颤患者的4.5倍在我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房颤主每个人都有两个心房要是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中,7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高于5%
田野教授介绍说,气温骤降使不少人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呼吸不畅、疲劳、眩晕等症状一些人认为这只是季节交替的正常生理反应,忍一忍等身体适应之后也就过去了,但是如果这些症状频繁出现就要当心了人对气象条件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遭遇过冷或过热的刺激时,人体的热平衡调节机制就将被打乱,进而产生不适、疾病甚至死亡
同时,导管消融后患者恢复了正常心律,因而无需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避免了长期服药的毒副作用而且研究显示,房颤导管消融后脑中风的发生率也减低,因此,采用导管消融治疗恢复窦性心律,可能是房颤患者更为理想的减少脑中风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治疗心房纤颤遗传性方式
白癜风怎么回事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fbf/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