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该院首例三维标测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填补了该项技术在义马地区的空白,为房颤患者带来了健康新希望。
患者李某,男,49岁,半年内无明显诱因反复胸闷、心慌、心跳发作,多次发作时心电图检查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频发房性早搏,由于反复发作,病情日益加重,多次住院进行口服药物和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后可暂时好转,但房颤仍频繁发作,已经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患医院专家,建议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由于自身经济条件限制,迟迟未进行手术治疗。
为了帮助患者摆脱病魔,医院心内科团队经过多次会诊讨论,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决定为其实施治疗房颤最新、最先进的方法——carto三维立体标测下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心脏射频消融术的一种特殊类型)。配合最先进的压力感应消融导管,医院孙俊华教授的指导下,经过近三个小时努力,手术成功开展,患者术后情况稳定,各项指标正常,心率正常。
房颤为心房颤动的简称,心房无规律地、快速地跳动,心房率能达到—次/分钟(正常情况下为60—次/分范围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性心脏疾病。在房颤的治疗方面,靠药物转复房颤临床效果差(多数不能维持一年),长期房颤容易导致栓塞(尤其是脑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长期抗凝治疗容易合并出血并发症。传统的X光射线下二维导管消融手术处理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时,由于无法立体显现心脏的解剖结构,使手术医师很难判断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消融靶点,因而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三维电解剖系统的出现,终于令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在可视系统下,医师们在手术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实时三维的心脏解剖结构,同时抽象的心电信号也被转化成为了不同的颜色,让房颤手术更加直观、安全、有效,已经成为当今房颤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最佳方法。
此次首例三维标测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的成功开展,是医院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今后,义马及周边地区房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fbf/1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