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房颤动
为了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理念,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素养。年7月23日炳辉社区计生协联合辖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了一场“重视心房颤动,早发现早治疗”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讲座。
讲座特别邀医院的王萌主任进行宣教。王主任主要阐述了什么是房颤,哪些人最容易得房颤。向参加讲座的居民讲解房颤的相关知识,本次讲座50余人参加,发放宣传折页50余份。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脏节律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对比
▼
正常心脏
心房颤动
这样一看是不是被这“扑扑的心脏”吓到了所以啊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持续三周以上为持续性房颤。房颤症状可能不典型,1/3患者完全无症状,部分患者直接以脑卒中作为首次发作的表现,因此被称为“隐形的杀手”。一、症状
1.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忧虑不安。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房颤发作开始时心室率很快,可出现眩晕,甚至晕厥,有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不一,短者仅数秒,可频频发作,长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2.持续性房颤症状与原有的心脏病和心室率有关。这种房颤的症状主要为:房颤病人感心悸、气短,尤其是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快。持续性房颤者易于发生心力衰竭。房颤时因心房无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紊乱,易发生附壁血栓,导致体、肺循环栓塞,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3.如果没有其它心脏病,且房颤时心跳又基本正常,病人可以没有任何房颤症状,是在偶然的机会被发现,如果房颤引起心跳过快,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惊慌等,如果有其它的心脏病,就会加重心脏病的症状,尤其会加重心力衰竭。4.房颤的症状也受患者感知症状的敏感性及耐受性的影响,有的患者刚发生房颤时,可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有的患者可逐渐适应,症状可能减轻甚至消失。二、病因
1.房颤的急性原因房颤与某些急性、暂时性原因有关,包括饮酒、外科手术、电击、心肌炎、肺栓塞、其它肺脏病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基础疾病可以消除房颤。房颤是心肌梗塞和心胸外科手术后较常见的早期并发症。2.不伴有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房颤年轻患者中,大约30%-45%的阵发性房颤和20%-25%的持续性房颤属于孤立性房颤。3.伴有相关心血管病的房颤与房颤有关的心血管病包括瓣膜型心脏病(大多为二尖瓣型)、冠心病(CAD)以及高血压,尤其是存在左室肥厚(LVH)时。4.神经性房颤自主神经系统通过提高迷走神经或交感神经张力可以触发易感病人发生房颤。许多患者房颤发作都是出现在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张力增强的时候。三、风险因素
1.心房体积改变与病变:心房体积的大小和房颤的诱发和持续有关。心房负荷增加心房扩大、急慢性损伤窦房结或结间束(心肌)纤维化均与房颤的形成有关有心衰发生时房颤不易控制。
2.兴奋的波长:兴奋的波长决定了心房肌内能够产生的游走小波的数量,波长越短产生的小波越多,从而使得心律失常越容易产生和持续。
3.心肌活动的非均一性和结构的各向异性:正常的心肌存在着结构和电生理的各向异性。结构的各向异性是指心肌纤维空间排列不同。
4.植物神经影响: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在一些房颤的发作中起重要作用形成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介导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阵发性房颤。心肌电活动的稳定性有赖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活动的平衡,二者任何一方活动度增强都可引起心律失常。
5.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窦房结发生退行性变,容易发生房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fbf/1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