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沙库巴曲缬沙坦或为房颤上游治疗提供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房颤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也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率失常之一。房颤不仅使死亡率倍增,还因引发卒中致残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房颤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房颤还明显增加住院率,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严重疾病。

普通人群中,房颤患病率约为0.4%-1%,但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在年龄大于80岁的老人中可增至8%。年中国14省和直辖市自然人群例30-85岁的调查发现,中国人群总患病率为0.77%,男性约为0.9%,50-59岁患病率约为0.5%,≥80岁老人患病率高达7.5%。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我国房颤的患病率还将继续升高1。

ARNI减少房性心律失常事件和改善房性电参数

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已证实与依那普利相比能够更好的减少HFrE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及心衰住院风险。年,DeDiego等发表的研究显示:ARNI可降低HFrE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以及恰当的ICD放电,对于阵发性AT/AF事件,使用ARNI9个月后与使用前相比有降低的趋势2。今年4月份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合并射血分数下降的植入ICD的扩心病患者在使用ARNI治疗后,可以降低这部分患者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以及改善ICD所监测的房性电参数。

01

研究方法

共纳入了例合并射血分数下降的DCM患者(平均年龄68.1±11.6岁,85%为男性),患者均植入双腔ICD一年以上(小于1年的被排除),予以ARNI治疗前均给与RASi治疗,除服用小剂量RASi或存在重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ARNI从50mgbid起始之外,其他患者均从mgbid起始,服用ARNI后随访观察1年,分别收集基线,服用ARNI后6个月及12个月设备监测的快速房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ICD测定的电参数的改变,以及临床,心脏彩超,心电图相关参数信息3。

02

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在植入ICD之前均接受了至少半年的RASi治疗(±天),ICD植入时间±天。经过ARNI治疗后,不管房性还是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都明显下降,同时ICD测定的房性电参数也明显改善。ICD电参数:在随访6个月时与基线相比,患者P波振幅显著升高(3.2±1.9vs.3.4±2.2mV,p=0.)。心房起搏阈值下降(0.9±0.3vs.0.5±0.2%,p=0.),心房电极阻抗下降(.3±.6vs..2±.8Ohm,p=0.04)上述参数在后续的随访过程中保持稳定(表1)。基线与12个月对比,阵发性AT/AF发生的例数(34vs19,p=0.03)大幅下降;持续性VT/FV发生例数(15vs4,p=0.03)和非持续性VT发生的例数(22vs8,p=0.01)也明显下降;不恰当ICD放电的数量也显著下降(4例vs0例)(表2)

表1基线及随访时的电参数值

p*=随访6个月时与基线相比

表2基线及治疗随访时ICD监测的心律异常

VT:室性心动过速;VF:室颤;ATP:抗心动过速起搏;AT:房性心动过速;AF:房颤

另外与基线相比,随访6个月时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6-MWT明显增加(±vs.±m,p=0.),NT-proBNP(.3±69.3vs..1±56.3pg/ml,p=0.02)显著下降,且上述指标在后续的随访过程中一直保持稳定。心脏彩超的评估发现,与基线相比,接受ARNI治疗12月后房性及室性容积均显著缩小,LVEF值(28.1±3.2vs.33.4±3.1%,p=0.01)以及E/A比值(1.7±1.2vs.0.8±0.8,p=0.)显著改善。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房颤作用机制探索

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主要与心房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有关,但发病机制一直未完全阐明,多发子波折返、局灶电活动、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及机械电反馈等,各有其理,各有其证。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房颤动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但已有部分研究在探索。

心房的电重构主要与心房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缩短、L型钙电流(ICaL)密度降低有关。ICaL密度降低可缩短心房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引起房颤。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cell,NFAT)通路在房颤的电重构中起重要作用。据报道,该通路下调L型钙通道α1c受体(L-typecalciumchannelα1c,Cav1.2)水平,从而降低ICaL,缩短APD。而应用钙调神经磷酸酶阻滞剂(FK-),可以预防房颤的发生。因此,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NFAT通路可成为预防和逆转房颤电重构的有效治疗措施

李为民教授团队通过建立家兔房颤模型以及HL-1细胞快速起搏模型,观察ARNI对房颤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的影响。主要检测房颤电重构以及结构重构的相关指标及蛋白表达情况。体内与体外实验均显示,ARNI治疗能够抑制房颤家兔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其对电重构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RNI可减少房颤诱发率和房颤时心房的有效不应期,改善房颤时心房钙超载以及ICaL的减少。钙调神经磷酸酶/NFTA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房颤时心房电重构的重要机制,对该通路的抑制作用可能是ARNI治疗抑制房颤心房电重构的重要机制。而ARNI对房颤心房结构重构的改善则主要体现在减轻心房扩大、减轻房颤导致的心房肌细胞病理改变以及胶原沉积,降低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ST2的表达水平上。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改善合并射血分数下降的植入ICD的扩心病患者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以及改善ICD所监测的房性电参数。李为民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ARNI还可以改善房颤心房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这是国内与国际上的首次发现,说明ARNI治疗房颤可能是一种合理的治疗策略,为房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

2.HeartRhythm.Mar;15(3):-

3.JClinMed.Apr13;9(4):.

MCC号EN有效期-06-07,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fbf/16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