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心电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轻松搞懂9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20423.html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家族包括三大成员,分别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及房速(AT)。因其均具有反复发作、突发突止的特点,且在心电图表现上易于混淆,因而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接下来我们聊一聊阵发性室上速中发病率最高的一个——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无论对人抑或疾病,名字都很重要,包含大量关键信息,AVNRT也是如此。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说明它是心动过速,发生在房室结,而且是折返机制。

1

房室结在哪里?

从右心房侧观察心脏,下腔静脉的欧氏瓣延续而成的Todaro腱,三尖瓣隔侧瓣和冠状静脉窦组成的三角形,称为Koch三角,Koch三角的顶点,即为房室结所在(如图1)。

图1Koch三角组成及房室结位置,图中的黄色圆圈即为房室结(AVN)所在

2

AVNRT折返的基础

我们知道,折返性心律失常形成的条件:(1)解剖学或功能上的折返环路;(2)单向阻滞及传导延缓;(3)激动折返时间超过环路的不应期。

AVNRT也不例外,房室结分为功能不同的两条径路(故而称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速度快的快径路β和传导速度慢的慢径路α,快径路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长,慢径路传导速度慢但不应期短。适宜的激动,遇到了快径路的不应期,沿慢径路缓慢传导,激动到达房室结远端后,快径路β已脱离了不应期,快径路被逆向激动然后再沿慢径路前传。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折返(如图2)。

图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形成的基础

这是典型的慢-快型AVNRT的机制,其他类型的快慢型、慢慢型AVNRT机制和此类似,只是前传和逆传的通路略有不同。

3

如何确定房室结形成双径路?

给予心房期前刺激(S1S2),记录S2H、V1V2、H1H2等间期的变化,其中H代表希氏束,V代表心室,S2H2代表激动通过房室结的时间,H1H2代表希氏束激动的间期,V1V2代表心室激动的间期(如图3)。

图3随S1S2缩短而发生的「跳跃」现象,表明了存在快慢两条不同的径路

随着联律间期的逐渐缩短,上述间期逐渐缩短,在某个阶段,却反常地出现了明显的延长,表明最初的房室传导沿快径路下行,此时已进入慢径路传导,我们称此现象的「跳跃」,意味着房室结不同径路传导之间的变换,此时也常常标志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如图4,前3跳为正常的窦律,沿快径路前传,后2跳为房早,依然沿房室结快径路前传,而第6跳房早,可见PR间期明显延长,表明此时的激动沿慢径路下行,后面可见规律的窄QRS波心动过速,可见QRS波终末的逆传P波,提示发作了AVNRT。

图4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过程,前3跳为正常的窦律,沿快径路前传,后2跳为房早,依然沿房室结快径路前传,而第6跳房早,可见PR间期明显延长,表明此时的激动沿慢径路下行,后面可见规律的窄QRS波心动过速,可见QRS波终末的逆传P波(箭头所示),提示AVNRT发作

4

AVNRT的逆传P波部位如何?

如图2B所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折返发生于房室结区域,上联心房,下接希氏束-心室,心房和心室均非折返环的组成成分。折返激动上传心房形成逆传P波,下传心室形成QRS波,至于逆传P波和QRS波的位置关系,则取决于各自传导速度。

如上传心房速度快于下传心室,则逆传P波出现在QRS的前面,形成II、III、aVF的Q波(图5A);如上传心房速度慢于下传心室,则逆传P波出现在QRS波的终末部,形成II、III、aVF的S波或V1导联的r波(图5B);如上传心房速度接近于下传心室,则逆传P波重叠于QRS波内,逆传P波不可见(图5C)。

图5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逆传P波和QRS波的关系(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5

AVNRT如何分型?

我们已经知道AVNRT是局限在房室结内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它之所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无非是因为折返环的不同而已。折返环有两条不同的传导径路,快径路和慢径路,很明显可以分成慢径路前传的类型和快径路前传的类型,前者称为慢-快型AVNRT,也称为典型AVNRT,后者称为快-慢型AVNRT,也称为不典型AVNRT。不典型AVNRT也包括慢-慢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这一类。

因逆传径路传导速度等不同,决定了逆传P波和QRS的位置关系,慢-快型逆传速度快,因而逆传P波常和QRS波重叠,快-慢型逆传速度慢,P波常位于下一QRS波前,表现为长RP的心动过速,慢-慢型介于两者之间,不同类型AVNRT的体表心电图表现见图6。

图6不同类型AVNRT的体表心电图表现

房室结快径路和慢径路与Koch三角的位置关系见图7,快径路接近Koch三角顶端,靠前靠上,慢径路接近冠状窦口,靠后靠下,因而有人据此提出了区别不同类型AVNRT的方法,慢-快型AVNRT以快径路逆传,因而其逆传的最早激动点在希氏束,快-慢型AVNRT以慢径路逆传,因而其最早激动点接近冠状窦口。

图7房室结快径路和慢径路与Koch三角的位置关系

但后续研究发现,AVNRT的逆传出口并未按上述规律分布,且变化差异大,此分类方法逐渐弃用。新的分类方法更为简洁,将其分为典型和不典型两类,典型者即为传统的慢-快型AVNRT,心内电图可见AH/HA(心房-希氏束间期/希氏束-心房间期)1,HA≤70ms。而HA>70ms者称为不典型AVNRT,包括传统的快-慢型及慢-慢型AVNRT(图8)。

图8新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方法

6

AVNRT的房室关系如何?

AVNRT是发生在房室结内的折返,心房和心室均不是折返环路的必需成分,因而AVNRT是一个最佳的模仿者,它可以表现为房率大于室率,可以表现为室率大于房率,房室可以分离,AVNRT可以误诊为房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甚至房颤。图9示1例AVNRT患者的腔内电图,可见HH间期固定,而AV间期没有任何规律,存在明显的房室分离。

图9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HH间期固定,存在明显的房室分离

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典型的慢-快型AVNRT,主要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而不典型的AVNRT,表现为长RP心动过速,主要和窦速、房速、慢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除了体表心电图的一系列鉴别方法外,主要需通过心内电生理的一系列刺激方法鉴别,篇幅有限,在此不做展开叙述。

8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AVNRT的治疗可分为急性期的治疗和长期的治疗。急性的治疗指心动过速发作期,为求终止发作,包括迷走神经刺激的方法(咽部刺激、颈动脉窦按摩、Valsaval动作等),如无效可考虑静推腺苷,如有条件,食道调搏终止同时还可提供诊断信息,少数情况下,合并血流动力学障碍,需紧急电复律。

既往慢性期治疗还会讨论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孰优孰劣,当前射频消融技术成熟,手术成功可达95%以上,并发症少,已成为AVNRT的一线治疗。AVNRT祸起折返,打破折返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问题来了,通过打断哪条径路来实现终止折返呢?快径路还是慢径路?

既往研究发现,快径路靠近房室结,消融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高,因而当前治疗方法选择进行慢径路的消融,破坏折返,达到房室结改良的目的。如图10,P1、P2是安全的消融靶点,而A1、A2需尽量避免。图11进一步展示了消融手术中消融导管的合适位置,B图消融导管位于慢径路区域,是正确的消融方法,A图位于快径路区域,需避免。

图10房室结改良术靶点示意图

图11房室结改良术消融导管位置示意(A图位于快径路,B图位于慢径路,AC代表消融导管,CS代表冠状窦,His代表希氏束,HRA代表高位右房)

9

AVNRT的「未解之谜」

虽然关于AVNRT说了这么多,但是仍有一系列问题未能解决。例如,我们一直讨论的快径路和慢径路,并未得到解剖和组织学的证实,大部分人在进行心房刺激时可发现房室结传导的不连续性和「跳跃性」,证实房室结分成了功能不同的径路,但部分病人并未出现房室结传导的跳跃,也能诱发AVNRT。我们强调AVNRT折返环在房室结,但其在房室结内如何折返,我们尚不清楚。

图1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同折返方式

图12示例提出的多种可能。理论上AVNRT的维持和心房及心室无关,但临床中多数表现为固定的房室关系,且室房分离者少,是否心房以某种方式参与了心动过速,尚未证实。在这一方面我们是幸运的,通过初步的理论和猜想,虽未能完全认识该疾病,但达到了95%左右的治愈率,这在其他领域是少见的。

参考文献

1.KwakuKF,JosephsonME.TypicalAVNRT—anupdateonmechanismsandtherapy.CardiolElectrophysiolRev;6:–21.

2.KatritsisDG,CammAJ.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Circulation;:–40.

3.KatritsisDG,BeckerA.Thecircuitof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aproposal.HeartRhythm;4:–60.

4.KatritsisDG,EllenbogenKA,BeckerAE,CammAJ.Retrogradeslowpathwayconductioninpatientswith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Europace;9:–65.

长按并识别底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fbf/15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