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6-要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时间需达
A、30分钟以上
B、15分钟以上
C、45分钟以上
D、60分钟以上
E、分钟以上
2、6-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是
A、心脏瓣膜病
B、冠心病
C、心肌病
D、心肌炎
E、感染性心内膜炎
3、6-心室纤颤最常见的病因是
A、休克
B、急性心肌梗死
C、心肌病
D、心脏瓣膜病
E、预激综合征
4、6-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最常发生于
A、6小时内
B、3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E、48小时内
5、6-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是指
A、多个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多个异位起搏点
B、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房室结
C、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心房肌
D、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结间束
E、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窦房结
6、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心律失常
B、心室壁瘤
C、发热
D、心源性休克
E、心力衰竭
7、6-动脉粥样硬化不可控制的病因是
A、年龄
B、血脂异常
C、糖尿病
D、高血压
E、肥胖
8、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哪项心律失常,需警惕室颤的发生
A、心房颤动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D、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动过缓
9、6-有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是
A、心房颤动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缓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频发单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10、6-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在
A、心尖部
B、心前区
C、剑突附近
D、胸骨体中上段之后部
E、胸骨体中下段之后部
11、6-典型心绞痛不发生于
A、卧床时
B、寒冷时
C、情绪激动时
D、饱餐时
E、吸烟时
12、6-应用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正确的护理是
A、药物用温开水送服
B、药物置口中,立即咽下
C、舌下含化,药物被唾液溶解使吸收减少
D、含药时宜平卧以防低血压
E、观察头晕、血压偏高表现
13、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至少达
A、24小时
B、48小时
C、1周
D、2周
E、3~5周
14、6-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吸氧的目的是
A、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疼痛
B、预防心源性休克
C、减少心律失常
D、防止心力衰竭
E、促进坏死组织吸收
15、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是
A、肺部感染
B、心脏负荷加重
C、房室传导阻滞
D、情绪激动
E、心肌收缩力减弱和不协调
16、6-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应禁用的药物是
A、呋塞米
B、利多卡因
C、硝酸甘油
D、洋地黄
E、尿激酶
17、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第1周内,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A、疼痛缓解后可搬入普通病房
B、安抚患者紧张情绪,派专人守护
C、绝对卧床,24小时无并发症,可在床上做肢体活动
D、协助生活护理,包括洗漱和床上排便
E、可进食清淡半流质饮食
一、A1
1、
D
要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时间需达60分钟以上。此题为记忆性题。
2、
B
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此题为记忆性题。
3、
B
心室纤颤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此题为记忆性题。
4、
D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最常发生于24小时内,此题为记忆性题。
5、
A
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起源于一个异位起搏点,称为单源性;起源于多个异位起搏点,称为多源性。
6、
A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约有75%~95%的病人发生心律失常,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前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常是出现室颤先兆。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7、
A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B.血脂异常C.糖尿病D.高血压E.肥胖这些都是人们可以预防的,但是年龄是没有预防的。
8、
C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时,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
9、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引起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①潜在的引起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有频发、多源、成对RonT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与心室颤动,较重的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等。②随时有猝死危险的严重心律失常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与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快速心室率及心房、心室收缩不协调而致心排血量降低,血流动力学明显障碍,心肌缺血,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血压下降和晕厥,且不及时处理有可能演变为心室颤动。因此可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0、
D
本题考查了典型心绞痛发作时胸痛的部位:以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常见,其次为心前区,可波及约手掌大小范围,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可达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向上可放射至颈,咽部和下颌部。因此本题最佳选项为D。
11、
A
本题考查了典型心绞痛发作的诱发因素,即多于体力劳动时或情绪激动、饱餐、受冷、吸烟、心动过速等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而诱发。睡眠时发生的心绞痛常是由于冠脉的痉挛等因素导致,非心肌耗氧量增加所致。
12、
D
本题考查了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本药宜舌下含服,不要吞服。因为舌下毛细血管很丰富,药物迅速吸收入血,1~2分钟即发挥作用,且避免了肝的首过效应。而吞服吸收慢,效果差。此外,因硝酸甘油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很明显,服药后往往会出现面色潮红、头痛,站立时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晕厥,故宜坐位或卧位服药。
13、
C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第1周前3天绝对卧床休息;第4天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坐位洗漱、进餐;第2周,坐椅子上进餐、洗漱;第3周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
14、
A
急性心肌梗死伴呼吸困难和发绀的患者,在最初几天可间断或持续通过鼻导管面罩吸氧,合理的吸氧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有助于梗死周围缺血心肌的供氧,缩小梗死范围,减轻疼痛。
15、
E
此题应该和前面所学的心功能不全的病因联系起来,心功能不全的基本病因之一就是原发的心肌损害,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就是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坏死,主要发生的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初几天内或在梗死演变期出现,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
16、
D
本题实际考查了洋地黄的用药护理知识,即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证。由于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易发生中毒。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的情况有:缺氧、心肌严重受损、低钾、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用药等情况下,因此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不宜使用洋地黄类药物。选项中其他几项均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且有可能会应用的药物。
17、
A
本题仍是考查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前提仍是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的情况.故C、D选项均符合,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内应给予心电、血压、呼吸监护,故不能转入普通病房。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yfbf/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