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6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或因脑卒中而永久致残。
中国卒中发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增患者万。发病不分年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脑卒中的发病平均年龄为66岁,其中20%的患者小于45岁。向我们的既定目标进发!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又称作脑中风或脑血管病,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主要分为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两大类,其中缺血性卒中占70-80%以上。了解卒中的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
年龄 种族遗传
可控因素:(90%以上可控)
高血压、吸烟、饮酒、缺乏身体活动、肥胖、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异常、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心理因素。
正确识别、评估脑卒中危险因素很必要
部分危险因素的涵盖范畴1.高血压
医院诊断的既往病史
筛查测量结果显示血压升高(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很少进行体育锻炼
每周运动≥3次、每次中等强度及以上运动≥30分钟或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者视为经常有体育锻炼。反之,则为缺乏运动。
3.明显超重或肥胖
体质指数 BMI 28为肥胖
体质指数 =体重( kg )/ 身高 2 (m 2)
4.血脂异常
医院诊断的既往病史
5.吸烟
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 6 个月及以上
经常吸烟是一个公认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机体产生的病理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危险。
6.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
医院诊断的既往病史
7.糖尿病
医院诊断的既往病史
8.脑卒中家族史或既往病史
医院明确诊断的脑卒中家族史、既往脑卒中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
如何评估您的卒中风险?高危人群判定依据:具有3项及以上者,或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
中危人群判定依据:具有3项以下危险因素,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中至少一种疾病者。
低危人群判定依据:具有3项以下危险因素,且未患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等任何一种慢性病者。
如何早期进行早期干预指导?1.高危人群
根据个体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指导
根据病情接受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压、心电图、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需要药物干预者,由相关专业医师根据指南进行综合的治疗。
满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再随访1次
2.中危人群
根据个体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指导
在满12 个月时再次随访
3.低危人群
持续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建议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哪些?1.保持健康心态和良好情绪避免引起脑卒中的诱因,如情绪不佳、生气、激动、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大便秘结、看电视过久等。
2.建立合理膳食低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降低血压。
DASH饮食:强调水果、蔬菜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并减少饱和脂肪酸,以维持足够的钾、镁、钙等离子的摄取,并尽量减少饮食中油脂量(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油脂),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地中海饮食:以水果、蔬菜、鱼、橄榄油为主,辅以少量肉类的地中海式饮食,被研究者认为是最适宜推广用于逆转心血管病的非药物手段。
3.选择适合的身体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的锻炼很重要,将身体多余的脂肪消耗掉。个体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活动来降低脑血管病风险?
身体活动目标:
老年人?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检测后,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运动方式: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均可,只要适合自己就可以。
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min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
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h进行短时(2~3min)身体活动。
4.戒烟、限酒戒烟:提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吸烟者主动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不吸烟者避免被动吸烟?限酒:饮酒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50g,女性不应超过20g。
5.自我监测血压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推荐家庭自测血压或24h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识别白大衣高血压或隐性高血压。
降压目标:
普通高血压患者:降至/90mmHg。
伴糖尿病或蛋白尿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至/80 mmHg。
65~79岁老年人:根据具体情况降至/90 mmHg(如能耐受,还应进一步降低至/90mmHg)
≥80岁的老人血压降至/90mmHg。
6.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成年人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房颤动。
确诊为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积极专科治疗。
高危患者长时程心电监测提高房颤检出率。
7.血脂异常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3~6个月)检测血脂。
一般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为糖化血红蛋白7.0%。
8.糖尿病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或做糖耐量试验。及早识别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
降糖目标:
改进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身体活动,必要时口服降糖药或采用胰岛素治疗
一般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为糖化血红蛋白7.0%。
9.定期做专项体检一般体检时有些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建议适当做专科体检。
就医小贴士:如何及时发现早期脑卒中表现①突然一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看东西双影或伴有眩晕;②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木)或伴有肢体无力,突然说话舌头发笨,说话不清楚;③突然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汗等;④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
快速识别脑卒中:掌握FAST原则F(Faceisuneven)面瘫/口角歪斜:左右脸不对称,笑的时候嘴歪。
A(Armisweak)肢体无力:一侧手臂没力气,举不起来。
S(Speechisstrange)言语不清:讲话“大舌头”,用词含糊不清。
T(timetocall)迅速求助:抓紧时间打电话,医院。
做到在最短时间内3个正确1.正确的时间(correcttime)
时间就是大脑生命,发病第一时间患者要立刻就医,每延误30分钟,就可能导致12%的患者严重致残或死亡。
2.医院(correcthospital)
根据病情选择最近的卒中中心,最快速度将患者送达。
3.给予正确的治疗(correcttreament)
最好在发病的3-6小时内,接受有效的治疗。
总结从健康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jbby/1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