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的病人,每个科室都会碰到,很多时候,电解质轻度紊乱的患者,可能无明显体征,血检报告常未返回时,我们可以在常规心电图上看见一些端倪。
◇低钾血症心电图正常情况下,心电图的U波圆钝、低平,容易被忽视。但遇到下面这类心电图,临床医生该高度警惕低血钾。
P波:规律出现,60次/min,I、II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宽度ms,肢导2.5mm,胸导V1~V22mm(正常)
P-R间:ms(正常)
QRS波群:时限ms,I导呈R型,III导呈Rs型,R波递增良好。(正常)
ST段:II、aVF、III、V3~V5导联下移0.05~0.15mV(ST段压低)
U波:II、II、aVF、V1~V6导联U波增高0.1mV,与T波融合成双峰状T波,V3~V6导联的U波高度T波振幅。(U波增高)
QT间期:ms(QT间期延长)
QU间期:ms(QU间期延长)
这一份心电图很典型,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U波高大,符合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低钾血症心电图要点
典型征象:1)ST段压低;2)T波低平、倒置;3)QT间期延长;4)U波高大,U波高度≥T波振幅
随着血钾浓度的降低,U波峰值会越来越陡峭。
发生机制:低血钾症时,[K+]降低,心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降低,心室自发除极过程中的K+外流减少,Na+或CA2+内流相对增加,导致除极化加快,自律性增高。
临床注意:低血钾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危险因素。
◇高血钾症心电图高钾血症抑制心肌收缩,并发心率缓慢,心律不齐,严重时出现心室颤动,心脏停搏于舒张状态。
P波:规律出现,91次/min,I、II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宽度80ms,肢导2.5mm,PV5低平(P波振幅见降低)
P-R间:ms(正常)
QRS波群、T波:时限ms,在V1~V4、aVL、I导联上呈R型,可见顿挫、切迹伴T波倒置V5~V6及II、aVF、III导联呈QS型伴高大直立T波,QRS时间明显增宽,既不呈右束支阻滞也不左束支阻滞图形。(QRS宽大畸形,T波高尖)
此份心电图,P波振幅见降低、QRS宽大畸形,T波高尖,符合高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此例患者血钾浓度8.3mmol/L。
高钾血症心电图要点
典型征象:T波高尖是高钾血症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之一,其特点是:基底部窄,极其尖锐,对称,在胸导V2、V3最为典型,典型的高血钾血症的T波常被形容为“帐篷状”。在中重度高血钾症可引起QRS波畸形增宽,还可导致右胸导联ST段抬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难以鉴别。
发生机制:轻度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一样,心肌细胞的兴奋性是增强的,但随着血钾浓度的进行性增高,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开始下降。
血钾浓度[K+]6.5mmol/L时,心室内传导减慢,心电图出现QRS波增宽;
[K+]7.0mmol/L时,心肌内传导速度更慢,心房肌比心室肌对高钾血症更敏感,此时,P波振幅降低,时间延长;
[K+]8.0mmol/L时,心肌抑制更加明显,心电图R波降低,S波增宽增深,甚至转变为QS波,ST段下移,酷似心肌梗死图形,此时P波消失,形成窦室传导。心房除极波的丢失是高钾血症特征性的表现之一;
[K+]10.0mmol/L时,QRS波严重畸形增大,如果不积极控制,最终会发展为心室纤颤。
◇低钙血症心电图低钙血症患者会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血清钙离子的浓度降低,对心肌复极化也会产生影响。
P波:规律出现,67次/min,I、II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宽度80ms,肢导2.5mm,胸导V1~V22mm(正常)
P-R间:ms(正常)
QRS波群:时限80ms,I、III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R波递增良好。(正常)
ST段:ms(ST段显著延长)
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并同导联1/10R(正常)
QT间期:ms(QT间期延长,以ST段延长为主)
这份心电图QT间期延长,以ST段延长为主,符合低钙血症的心电图改变。
低钙血症心电图要点
典型征象:QT间期延长,特点是ST段延长;个别低血钙症的患者心电图可见T波间期延长,T波增宽、圆滑,可出现尖锐、对称、晚发倒置的T,亦可出现高大、帐篷样T波。有趣的是,低钙血症引起的T波极性改变不能随着血钙水平急剧增高而缓解,只有在血钙浓度缓慢增高时,T波才逐渐恢复正常。
发生机制:低钙血症延长心室肌动作电位2相,此外,细胞外钙浓度亦可调控钙通道功能和钙内流,血钙浓度降低速度越快,QT间期变化越显著。
临床注意:低钙血症时,心脏容易并发窦性心动过速、房室阻滞,另外,低血钙可以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而导致心脏停搏。
来源:医客
北京白癜风治好多少钱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fbrmw.com/jbby/1661.html